双相障碍是一类严重的复发性情感障碍,是成年人最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全球有2%-3%的个体受到双相谱系障碍的困扰,任何国家、种族、文化背景及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都不能幸免。尽管具有特征性的表型,但双相障碍在临床中仍常常被误诊,导致不恰当和不及时的治疗,造成不良的健康及社会后果。此外,精神科及躯体共病(常常是多重共病),以及自杀与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过早死亡,也放大了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负担。
一般而言,双相障碍从无症状的高危期开始发展,逐渐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出现前驱症状,随后是首次情感事件发作,并最终进展为无法预测及复发性的病程。双相障碍的长期病程在不同个体中变异很大,与个体间差异及患者的异质性有关。患者在一生中可能出现多种形式的疾病表现,包括混合情感状态,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和躁狂/轻躁狂发作,以及发作间的快速循环。不同患者的症状严重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发作间期的恢复程度、极性模式等同样差异很大。此外,共病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相当突出,包括物质滥用及躯体疾病。
即便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双相障碍的管理也颇具挑战性,包括如何最好地治疗具体患者,以及如何平衡药物治疗的收益和风险。尽管治疗手段仍在不断涌现中,但双相障碍患者完全治愈的情况仍很少见,患者的症状缓解往往并不充分,且个体间差异很大。很多双相障碍患者对单药治疗反应不佳,常需联用多种药物,复杂的药物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相当常见。
药物治疗是成功治疗双相障碍的基石,但联合社会心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急性抑郁发作。虽然目前仍缺乏一线及用于维持治疗的社会心理干预,但联合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人际与社会节律治疗等可以使双相障碍患者的复发率下降约15%。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即便在所谓的缓解期,患者仍经常存在亚临床的心境症状,如程度相对较轻的躁狂或抑郁症状,伴生活质量受损。此外,尽管人们对精神障碍的总体了解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对于双相障碍潜在的精确机制,以及该病在遗传、细胞及神经解剖学层面上对治疗的反应,目前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有效的双相障碍动物模型也尚未出现。
日前,欧洲神经精神药理学会双相障碍网络的成员对现有证据进行了回顾,文献综述于8月23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