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山诗话7.被人吟咏最多的梅花诗
看到总群空空如也老师讲咏物诗的写作,收获颇多。印象中古人的咏物诗,感觉吟咏最多应当是梅花了。
咏物诗,寓意于物,隽永有味,这点应该是诗人喜欢写作的原因吧。
古人喜欢咏日月星辰、山水泉石、鸟兽虫鱼、草木花卉器具什物,无所不咏。现代人咏犁、路灯、路标、云、空气等等,有所创新,比如总群副主编空空出的题:咏泡泡、咏石就很有新意。
其实,古代人喜欢的还是咏梅。现代人也更是喜欢咏梅。
首先我们先来赏析群友的作品:——
七律**梅**心淡薄冰
峭壁霜峰旋素娥,扶疏弄影舞婆娑。
琼花有志邀明月,玉蕊含情醉汉河。
几点殷红朝露吻,一枝冰缟晚霞歌。
凌寒傲领群芳首,笑迎春风漫百坡。
咏梅的丽和傲。不着一梅字,读者自知是咏梅,方为上品。胡云瑞说:“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这首咏梅诗给人感觉脱凡脱俗,格高调雅。“曰仙。曰禅。皆诗中本色。”表面是咏梅,实质还是在咏人,作者高洁心境尽显。心淡薄冰的律诗贵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用暗香疏影之典巧妙。不足之处琼花、玉蕊稍显的合掌了,毕竟都是花。结句“凌寒傲领群芳首”还不够新颖,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没有挖掘出新意,而“笑迎春风漫百坡”虽然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但感觉还是显得直白了一些。
松原◇水墨清心七绝·约梅入画
千里冰川墨笔驰,流风回雪总怜失。
若君不喜孤清色,吾去初春赊半枝。
咏梅之洁。千里冰川墨笔驰,冰川千里是梅开放的地方,是蕴育梅花寒冷的环境。作者渴望看见梅的风采,铺开画纸,扑捉那红梅绽放的风采。可怜那风狂雪飘的寒夜总是令人失望。如果你不喜欢冬夜的孤清寂寞,我可以向初春赊来半枝红梅入画。诗中不着一个梅字,但句句都是围绕着梅来写的。构思也是取象与梅有关联的景色。咏物诗贵在抓住物的特质,把物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要融入作者的情怀,让读者知道作者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歌颂还是鞭笞的。或者是揭示出什么哲思来。这就是成功了。这首诗无疑是作者对梅高洁品质的赞赏。是约梅入画,还是约梅入诗呢?水墨清心的绝句贵在宛转曲达,以小见大。即借助于画面中局部的空间——半枝,人们透过这有限的空间——半枝,联想到背后的无限空间——一树红梅,漫山红遍,想到画面深处没表现出来的扩大境界。是不是感觉含蓄耐品,余味绵长了。这首诗立意就新颖,结构也新颖。用冬景的孤清,风雪的冷漠来反衬梅的高洁,有窗内窗外观景之妙(此法单独讲解)。冬天毕竟会令人产生怜惜百花缺失的感觉,尽管此刻梅还没有开放,我可以借助于画笔跟春天赊借啊,想象大胆巧妙。
梅痴文/傲雪三弄冰弦梦里真,情缘词赋便无尘。多情愿做梅花仆,解我心痴有几人?
也是咏梅的高洁的。昨天我在群里看到傲雪的绝句,忍不住还问傲雪哪来的忧愁呢?花季年龄不可强说愁。“为赋新词强说愁”作为练笔无可指责的。作为创作就很难写出深意了。但这首《梅痴》绝句却是很好的。其一起、承句,叙事的同时,融入了真情。痴情可见——梦想成真!为什么如此痴迷呢?总要有个交代,得有让人信服的理由吧。“情缘词赋便无尘”,无尘,超凡脱俗,便是让作者痴迷的理由。这正是花季青春的写照。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境界,也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但现实总会不尽如人意,无尘,只能是奢望,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怎么能够做到彻底脱离俗尘呢?其二,转句转的好,“多情愿做梅花仆”不是消极的避世思想,隐入田园,遁入空门。而是心甘情愿的去做梅花的仆人,以便得以与梅长相为伴,熏陶自己,净化自己的灵*,永葆青春。痴情到了放弃现实社会的主人不做,宁可去做梅的仆人的地步。至于梅肯不肯收那就不管了,不是痴心妄想,这是一种大胆的想象,是带有浓重的浪漫色彩的。其三,结句扣题到位。疑问作结,肯定答案,更加强了诗的韵味。能真正了解梅的高洁的有几人呢?写人亦或写梅,耐人寻味吧!七绝较好了利用梅的形象,表明了自己的心境。其四,绝句清爽,意境唯美。胡云瑞说:“诗最可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若格不清则凡,调不清则冗。思不清则俗。”还说“儒生气象,一毫不得著诗;儒者言语,一字不可入诗。”此绝句做到了。
“痴”字在题目中出现了,就不要在正文中再次出现。绝句要惜字如金。题目是绝句的有机整体,不要忽略了题目,更也不要重复题目。瑕不掩玉,很喜欢。
我的三首词奉献给大家,请方家指教:
解语花?雪梅月满西山
林中不语,五岳精华。呈千年惊讶,一冬神话。冰霜冷,灿放临风雪化。光颜四射,漫云雾、盛情犹霸。尘世间、自傲群芳,鄙视争春耍。
谁怨寒流吹打?纵柔情今日,直面当下,释怀挥帕。恋清野,天使往来飞驾。真心对话,随意处、夜欺何怕。最惜时,红火西山,何必随春夏。
宴山亭?咏盆梅月满西山
题记:春归草绿,柳色新萌,万物复苏。花市开张,偶见一盆梅花,满呈倦容,感慨记之。
笑靥盈枝,*昏听雨,冷艳君词香故。凌骨劲风,润面新阳,花市商奸仙女。植入彤盆,叹时令、群芳欺侮。愁苦。竟剪断冰绡,不堪留步。
空觑红杏墙头,正春意妆浓,月情光富。深谷白云,浅滩方舟,谁知故乡何处。落魄凡尘,缠巷陌、梦中谁诉。难度。蜂蝶弃、青春早负。
浪淘沙?咏梅月满西山
寒意掠山行,无奈红缨。一枝独放傲溪冰。古往今来平仄有,塞外繁荣。韵染事红尘,俏意无争。香浓如故诱春盛。三五点得坡有色,朵朵娉婷。
下面举例古典名篇,群友不妨对照我们自己的作品,品味出差距来,就是提高!
例一:南朝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兔园:本是汉梁孝王的园名,这里借指扬州的林园。标:标志。物序:时序,时节变换。这两句是说,在花园里是容易看出时节的变化的,其中最使人惊异、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拟:比,对着。这两句是说,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
却月观、凌风台:可能都是扬州的台观名。这两句是说,梅花在台观周围开得很盛。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曾遗弃陈皇后于长门宫,司马相如为她写过一篇《长门赋》。临邛:汉县名,司马相如曾在临邛饮酒,结识了卓文君。这两句是说,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上春:即孟春正月。这两句是说,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称赞梅花开得最早,不怕霜雪,敢抗风寒。通过对梅花这种坚贞品质的歌颂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清高自负的思想。联系何逊的身世遭遇,诸如早露才华、受到时人称赞、得到皇帝信幸,但也比较早地被皇帝疏远等,可知这诗是有所寄托的。这诗又题“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梅花,嘲花弄月者见其丽,孤峭清高者见其傲,嫉世愤俗者见其洁,因此各种人都喜欢吟咏。才出现了千古吟哦不绝的情况。
例二:
宋王淇《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高洁的梅花,不受尘埃半点侵蚀,甘心淡泊地生长在竹篱边、茅舍旁。只因错误地认识了酷爱梅花的林和靖(北宋诗人),惹得诗人谈笑至今。
例三,北宋隐者林逋(音步),雅号,自他咏梅出名后,之后诗人就纷纷咏开梅了。咏梅的诗词日见增多。
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原诗为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首七律诗,极为传神地描绘了,*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作者并没直写梅,而是通过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与梅影相映,朦胧的月色与淡淡的幽香相衬,动与静,视觉与嗅觉,共同营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疏影”、“暗香”这两个新颖的意象,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由于这两句诗极佳地捕捉并传达出梅花之*,所以成为梅的代名词,成为历代诗人咏梅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佳句。
稍后时期的著名词人姜夔咏梅的两首著名自度曲牌的词,即以《暗香》《疏影》为调名。
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诗写道:
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
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
他认为林逋把唐人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等前人写梅的诗全压倒了。
例四:《暗香》、《疏影》
原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姜燮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暗香》此词咏梅怀人,思今念往。据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称:“作于辛亥之冬,正其最后别合肥之年”,而“时所眷者已离合肥他去”。由此可知是指合肥旧事。上片写“旧时”梅边月下的欢乐;“而今”往事难寻的凄惶。两相对照,因而对梅生“怪”,实含无限深情。下片写路遥积雪,江国寂寂,红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欢会,只能留在“长记”中了。低徊缠绵,怀人之情,溢于言表。全词以婉曲的笔法,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情思绵邈,意味隽永。
看看历代的词评语,这是诗评家总结出来的,前人成功的创作经验。我们仔细阅读,用心领会,肯定会学到许多技巧与方法的。读书就如同穿越回了唐宋,与大诗人共同切磋一般,这就是书籍的价值所在。所以提倡大家多读书,用心感悟。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惟《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以与稼轩伯仲。
张炎《词源》:白石《疏影》、《暗香》等曲,不惟清真,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许昂霄《词综偶评》:二词(《疏影》、《暗香》)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树玲珑,金芝布护。
邓廷祯《双砚斋随笔》:姜石帚之“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状悔之多,皆神情超越,不可思议,写生独步也。
周济《宋四家词选》:前半阕言盛时如此,衰时如此。后半阕想其盛时,想其衰时。
王闿运《湘绮楼词选》:此二词最有名,然语高品下,以其贪用典故也。又云:如
此起法,即不是咏梅矣。
郑文焯《郑校白石道人歌曲》:案此二曲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以托喻遥深,自成馨逸;其暗香一解,凡三字句逗皆为夹协。梦窗墨守綦严,但近世知者盖寡,用特著之。
谭献《谭评词辩》:石湖咏梅,是尧章独到处。“翠尊”二句,深美有骚、辨意。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刘体仁云,落笔得“旧时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又云: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字,此谓之破色笔。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为,此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锻之功也。
例五:
宋·辛弃疾《和傅岩叟梅花》:
月澹*昏欲雪时;小窗犹欠岁寒枝。
暗香疏影无人处;唯有西湖处士知。
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态。指称梅花。
屈原爱兰,陶潜爱菊,陆游爱梅。《剑南诗稿》有一百四十多首咏梅诗。
意庄色重知无邪《梅花》。
雪虐风饕(音套)愈凛然。《落梅》其一。
“冰雪凝严”,“力幹春回”《落梅》其二。写梅的斗争精神,是陆游人格的自我写照,境界比逋之咏梅高了许多。
最著名的还是《卜算子·咏梅》:
例六: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文人评价
明代戏曲理论家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选陆游词4首,《卜算子》为其中一首。卷上评点云:“排涤陈言,大为梅誉。”
徐士俊评点此词:“末句想见劲节。”
潘游龙《古今诗馀醉》卷十三评曰:“末二句大为梅誉”。
钱允治《类编笺释续选草堂诗馀》卷上评曰:“言梅虽零落,而香不替如初,岂群芳所能妒乎?”皆称赞词中描写的梅花孤傲高洁的品格,又“知人论世”,由梅而称赏词人。
刘熙载《艺概》卷四:“陆放翁词,安雅清赡,其尤佳者,在苏(轼)、秦(观)间。”
明代杨慎评陆游词,认为“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波。”毛晋则在此基础上又加了“超爽似稼轩。
陆游以梅自喻,把他*治上备受打击的遭遇,不肯自媚于俗的品格,坚守正义的节操,都融入了梅花的形象之中去了。
例七:
南宋陈亮(字同父)《梅花》诗尽得梅花精神,情绪是乐观、昂扬的。而陆游的咏梅词对比就显得孤寂、低沉了。
陈亮梅花
疏枝横玉瘦,
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
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
东君正主张。
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三弄。东君:司春之神。主张:当令,作主,主宰春天。
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呀,要把春天到来的信息传递,又哪怕那雪压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复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严冬阻挡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深雪又怎能埋藏梅花的芬芳气息?颂扬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诗人以颂赞梅花的口吻来寄托自己的爱国思想。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伤感的“梅花三弄”曲调了,春神就要来到人间,主宰大地。表达了诗人爱梅、惜梅之情,请东君为梅花作主,让玉笛不要再吹“三弄”了,留住春天,不要让梅花凋谢。
陈亮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梅花》一诗,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志,对抗金的胜利、国家的前途,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诗是诗人情感发展的产物,既然玉笛演奏的《梅花落》曲子阻挡不了在春天阳光哺育下的梅花茁壮成长,那末,投降派的种种苟且的言论又怎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呢?进一步以颂赞梅花的挺然独立来表达对投降派的强烈谴责,寄托了自己一生力主抗战,反对投降的爱国主义思想。
例八: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是就梅花报春立意,境界更加广阔,旨趣更为高远,且梅花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性格——热情、坚强、乐观、昂扬,绝无“清寒”、“幽独”之态。正是是时代主人的形象。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悬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片,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从毛泽东的词不难得出结论:咏物诗关键在于立意。刘勰告诉我们:“吟咏所发,志惟深远。”要寄托深远,就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上,从特定的歌咏对象上挖掘出闪光的东西——深刻的哲理、崇高的思想、美好的感情。不要只是陷在自己个人的小圈子,立意不高。格调低俗。不要搜罗典故,卖弄才华,写小趣味,搞文字游戏,让人猜哑谜。
“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取形不如取神。《远志斋词衷》提倡要神似。
《词源》说:“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还是要抓住神来写,否则就晦涩不明白了。
“不粘不脱,不即不离。”《带经堂诗话》。这是说,咏什么首先要象什么,符合事物的本质特征,形象要鲜明、准确。否则便晦涩,不知道你所咏了;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刻意追求形似,处处为物所拘谨,变成了一幅照片,这是固定的死物,没有做到事物和人的结合。形神结合,在似与不似之间。物人结合,既是咏物又是咏人。咏物抒情结合,寓情其中,不是加情于其外。这才是上乘的咏物诗或词。
咏物诗不好写。一是因为你没有生活,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造成的。达芬奇画蛋,郑板桥观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都是刻苦体验生活,然后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之后,才画出得心应手的画作的。这也为我们写咏物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