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区群的邀请
读苇岸日记就像来到海边,细节,贝壳,让我走走停停,还有远处的海,极目远望的海,隐约的岛,船,帆影,岛后面更远的海。十四年,九十万字,在他短短三十九年中这十四年是什么意义?空间感,时间感,连续感,时空宫殿,包括海同时又在更大的海中,有人说苇岸这部日记超过了他所有的作品,是他最重要的作品,我不这样看。尽管时空上在苇岸的作品中无与伦比,而且苇岸所有作品事实上也都被日记所包容所环绕,但我仍不认可这种历时的一个代替另一个的观点。我同意结构主义的观点: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
年5月19日,“大地的哲学:纪念苇岸逝世22周年
暨苇岸日记分享会”活动现场
结构主义强调整体性,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他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结构主义另一个特征是强调共时性,索绪尔说:“‘共时’现象和‘历时’现象毫无共同之处:一个是同时要素间的关系,一个是——一个要素在时间上代替另一个要素。”苇岸是一个整体,苇岸的作品是一个整体,现在刚刚由冯秋子编的苇岸日记是一个整体,而我所希望的是在这一整体中找一些碎片,拾一些贝壳。试图在整体中理解这些碎片,至于是否能从碎片理解整体老实说也只能望洋兴叹。结构主义悖论在于结构事实上又是不可把握的,结构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没法穷尽。我没有历时的读苇岸的日记,我觉得苇岸的每一天都具有独立意义,每一个贝壳,每一个细节,因为在如此巨大的空间中我感觉不出时间有多大意义。
苇岸喜欢雪,整体的十四年中只要下雪必落进苇岸的文字,甚至没有雪也会。苇岸日记第一次涉及雪的文字是一九八六年元月三日,因为一场大风想起雪,思念雪,“孩子们可以打雪仗,滚雪球,到田野里抓野兔……”这场记忆中的雪盼到二月十七日总算下来,这天写了一大篇日记,是他日记中少见比较长的,内容丰富,“睡醒看窗外,直觉地感到下雪了。坐起,发现大地已白茫茫一片,雪片不断飞下来……雪已有三寸多厚,踩上去便淹没了脚面,电线上也落了雪,直到积足了落下来。进城的计划不变,而且正好看看沿途的雪景……晚上去顾城家吃饭,进门时他与谢烨在堆雪人……”(省略号为笔者所加)再看他一九九○年二月十四日的一场雪:“又下了一场雪……雪仿佛把一切都压住了,房屋像一只静止不动的鸟……”多么幻觉,但一切都是苇岸。在自然界所有事物中雪是苇岸的本尊,拉康意义的镜像。苇岸很少写过狂风、暴雨、雷鸣、闪电,不要说描写,提都很少,即使提到也是厌恶的,有着非暴力的精神底色,在这个意义苇岸并非一个纯然大自然的观察者,他有极偏爱的事物,除了柔软的雪就是羊,另一种雪。
二十四节气·小雪
这一年八月苇岸有过一次长达一个月的*之行,看到了宰羊。苇岸是个极克制的人,和我完全不同,我们感受完全相同,但出来的文字我是红的,苇岸是蓝的,烧蓝。八月二十日他写道:“宰羊场在市场一角,羊被捆用车运来,或不捆赶来,这是我第一次明白了羊的温顺程度……被杀时,它们的挣扎也是无力的,抽动三分钟便一动不动。”这段文字被标明“后记”,为何当天没写下?他的心通红,这时记下肯定也通红,待慢慢蓝了。蓝了其实更烫人,待后来以此所写《上帝之子》更是蓝得烫人,开篇苇岸便说:“在所有生命里,我觉得羊的存在蕴义最为丰富。”这是锤炼了多少次的文字,千百次,比任何一块铁都蓝。然后苇岸说:羊是天然的牺牲和祭品,一个孩子都可以杀掉一只羊。他描写了孩子杀羊的情景,还不是屠夫……
一九八九年五月六日苇岸写道:“读一本小书《里尔克》。我曾伫立黑龙江南岸向辽阔的俄国瞭望……从漠船乘船沿黑龙江东下。直到东端,这是我的梦想。”两年以后苏联解体才是俄国,之前所有人都称苏联,叫得惯惯的,怎么苇岸就称起“俄国”了?向“俄国”瞭望?这个细节让我在海边走来走去,必须承认羊是最丰富的。苇岸的早期名篇《美丽的嘉荫》无疑写的就是这次瞭望,现在我能想象苇岸站在黑龙江南岸的灵*之音:“嘉荫,这是一个民族称作北方而另一个民族称作南方的地方。站在黑龙江岸,我总觉得就好像站在了天边。对我来讲,东方、西方和南方意味着道路,可以行走;而北方则意味着墙,意味着不存在。在我的空间意识里,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四方概念。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我想得很远,我相信像人类的许多梦想在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实现那样,总有一天人类会共同拥有一个北方和南方,共同拥有一个东方和西方。那时人们走在大陆上,如同走在自己的院子里一样。”
苇岸日记中提到叶芝写诗有个习惯,先把想法写成散文,第二步再将散文写成诗,苇岸认为“它比直接写诗要博大,全面。”首先叶芝的习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细节对我有极大触动,然后苇岸充分赞成,再次触动我,让我掩卷。就在最近接受采访我还在自黑这两年一个习惯:我想以自己早年生活为题材写一个短篇小说集,因为没把握就先把记忆写了下来,写成了一个散文集,在此基础开始写短篇小说。虽然这么干成了,散文集小说集都写出来,但在我的视野范围内从没看到有人这么干,这种思维太简单,太孩子式了,或者原始,结果在苇岸日记里看大诗人叶芝竟然也这么干,十分开心,我觉得这日记是苇岸专门写给未来我的,在他的日记空间里时间真的不重要,时间会转换为一种空间形式,生命已变成一种结构,共时,苇岸的声音异常清晰。
苇岸日记手稿
苇岸的日记写着写着某一天也感到某种时间的虚无,可疑,一日一日,一定要如此吗?苇岸写道:(在此我也不再标日期)“我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我的笔记不该再以日记形式,我的文字……没必要标上日期……我决定从下月开始只写上月期……每写一次,便隔一行,更自由,一种摆脱了最后的束缚……”苇岸多好玩呀,他竟然想摆脱时间,他看到时间对人的束缚,甚至最本质束缚,他发明了“月期”而不再是“日期”这个词,他还真这么干了,干了好几个月,好几次。老实说我也这么干过——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八年我曾记过九年日记,中间因为太恨一个一个的日期,于是,在一九八四年的某几个月消灭了日期,只有月期。我不知道这种怀疑时间到底有什么意义,这得哲学家回答,但读到苇岸我像读到我自己,尽管我比苇岸早,但这早没有意义,我们结构相同,如果非要强调时间,我们也不是“历时”而是“共时”。
去精神病院看望食指是后来苇岸一个庄严而隆重的生活内容,一九九八年七月苇岸写过一篇《去看食指》的文章,开头我还记得特别清楚,一下把凡·高联系起来,似乎这个观察非苇岸莫属,那是去过太多次之后自然而然的一种感触。写这篇文时距苇岸辞世也只不到一年,一起笔,苇岸这样写道:“就像位于法国南部阿尔地区的圣雷米精神病院因凡·高而闻名于世,位于北京北郊昌平县沙河镇的北京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因其收治的‘开辟一代诗风的先驱’诗人食指(郭路生),也正渐渐被中国的文化界和热爱诗歌的读者所知。”那么苇岸第一次去看食指是哪一年?不期而遇,就像真的在字里行间看到苇岸,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时间在这时凸显出来,苇岸写道:“十八日黑大春打电话,约好今天下午两点去沙河‘市第三福利院’看郭路生(食指),该福利院实际为精神病院……他身穿院服,脸色病态,牙已掉一半,行走不正……”这些词看起来多么平常,平易,但是惊人的准确,特别“行走不正”,这可是日记!难怪邹静之在拜访苇岸后留言:“读你时,心里刻满了字。”苇岸惜墨如金,高度准确,不似古人又恍若古人,古汉语,但又是白话。是,苇岸不是在写字,是在刻字,在纸上,在心上。六年后《去看食指》写道:“对于孤寂中的食指来说,朋友的探望和关心不仅是一种温暖和慰藉,也是一种潜在的创作上的动力……”
苇岸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食指从沙河福利院穿着条形院服到会,讲述了苇岸隔一段时间就去看望他的经历——食指的到来更增添了一种安静,一种新的时空,食指说,苇岸是素食主义者,但每次来福利院都请他到外面的小饭馆吃一顿,要一个肉菜。食指说,连他的病友都认识苇岸,叫不上名字,只说那个高个来了。食指说他把自己的作品交给苇岸,他的许多作品就是这样见诸报刊的。
年7月27日,苇岸与诗人食指(左一)在北京第三福利院
我模糊记得和苇岸一起看过一次食指,还有别的谁完全想不起来,也许有很多人,也许和哪次去苇岸那儿记混了,试图在苇岸笔下找到,还真找到了!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七日:“下午与冯秋子,宫苏艺,宁肯一起去看食指。我将《文艺报》带给了朱大夫,并给了《去看食指》文中提到的其他几个医护人员每人一份。宫苏艺带了摄影器材,为食指拍照。五点,他们返回,我和食指去福利院的餐厅吃饭。”但我记得我,苇岸,黑大春还一起看过一次食指,我在福利院附近苇岸常常请食指吃肉菜的那个餐厅请食指吃饭,大家还喝了一瓶红酒,但未在苇岸日记中找到,我问苇岸,苇岸沉默。我相信苇岸,也相信自己,一九九九年我写了一首诗,听到苇岸的声音:
声音
没有一种声音如你一样
能透视远方
没有一种静物如你安详
如你一样能开口说话
界河两岸从来难通音讯
今天一切都被打通
*昏的声音被窗帘打开
我听到一些短句
敲击远方溶洞的声音
看到生紧紧握住死
紧紧的你已在对岸讲话
在对岸向我们讲话——
不放哀乐,放家新
给的那盘安*曲,莫扎特的
不戴黑纱,告别时
可以戴一朵小白花
撒骨灰时白花也不戴
骨灰撒在北小营村
撒在麦田和小河旁的树丛
别让人看出是下葬
要像是一次集会
你们可以拿一些花瓣
让树才朗颂雅姆
我喜欢雅姆
我的骨灰能听见雅姆的诗
他一生歌颂农事自然
(原题为《大地的细节——读苇岸日记》,作者:宁肯,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
作者:苇岸;冯秋子主编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2
继散文家苇岸《大地上的事情》之后,《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由苇岸妹妹马建秀集录、著名作家冯秋子整理编辑,14年日记历经20年编辑整理首次面世,展示“大地之子”苇岸的思想精髓及其写作背景。
苇岸日记从年1月1日记至年4月6日入院接受治疗止。1年为1辑,三册日记共14辑,总量近80万字,加上附录《苇岸书信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全书总量90万字。
苇岸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纯粹个人性事物,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与文学承载的可能,以及书写者气质、方式影响下的思想格局的探索融为一体,把认识世界、助力文明生态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些掘进的、尝试辨识前路的孜孜努力,在日记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他的日记多有对于大地道德信念、切身体验的自然与人文进程的叙述,及与作者交往的不同年代作家,他们的阅历、观念、创作状况和个人意趣,所处时代影响下的文艺现象,亲历半个中国的旅行见闻,阅读过的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著作。此外还有苇岸非常节制,但仍自然流露的对于出生地和对于亲情的准确、生动描述,对于内心紧敛但是诚实的欢喜或沉重的表述。日记内容丰富,语言质朴,有理性、有真性情,伸展出来日常中的人不平凡的日子,打开了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从中可以感受苇岸心智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他在普遍意义上的行迹和不同于他人的特立独行之处。
大地上的事情(增订版)
作者:苇岸;冯秋子编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0
苇岸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增订版,首次完整收录苇岸作品,内含手稿实拍及创作年表等珍贵资料。苇岸作品被选入多种语文教材,被誉为“中国的梭罗”。
全书分七辑,涵盖了苇岸生平所作的散文、诗歌、译作、书信等,包括其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完整版《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去看白桦林》、《秋天的大地》、《美丽的嘉荫》、《放蜂人》等,还包括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作品的后续传播等。书中苇岸为我们描绘了他眼中的一个广阔、安静、原始、自然的世界,既有苇岸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他对友人的关切,既有他对文字的执着又有他对哲学地思考与探索……
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
林贤治、王家新、林莽等著;冯秋子编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5
《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是纪念散文家苇岸的文集。
苇岸是一个有独特价值、思想深邃、影响广泛的散文作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