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抑郁症这回事(一)
1抑郁症这回事(二)每一种关于诊断率上升的解释都有不少拥护者。其中一些人认为,当代社会的贫富差异、暴力和社交媒体给人们带来的孤立与疏离造成了现代人的痛苦与孤独,因而我们现在才出现了更多的抑郁症患者。不过,难道我们现在真的要比75-年前(应该指的是一战到二战)更让人感到沮丧与疏远吗?我认为肯定不是这样的。无论是一战到二战期间,还是西方帝国主义盛行、种族隔离、大屠杀期间,抑郁症的诊断率的增长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二十世纪早期的社会学中充斥着对城市化、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异化的哀叹。这个时代的哲学也用详细的论据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目的在本质上是多么的荒谬与漫无目的。所以我们可能经历的不是一场越来越流行的抑郁症,而是在用抑郁症来称呼另一些东西。这种观点经常与对抗抑郁药物的制药产业的批评所一致——广义上来说一种疾病一定会带有一些经济因素。尽管这一论点很吸引人,但想想看,在诊率上升的时代之前,心理健康倡导者们为了能更好的发现潜藏在人群中的抑郁症,他们往往认为现在对它的普查仍然是不够充分的,这种不充分的普查造成了一部分人仍然生活在抑郁症的影响下而不自知,白白忍受了更多未经治疗的痛苦。从这种观点来看,患有抑郁症的人始终都在,我们应该尽力去发现所有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催促人们,在制药公司利用抗抑郁药物赚更多钱之前应当进行更多的抑郁症诊断。更系统的来说一下:当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率比以前高时,无非是以下三种可能性。第一个,流行病学家叫它“实际的患病率上升”——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数增加了。第二种是,检查手段更先进了。比如说,医院住院人数来估计实际患者,肯定不如在社区中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得来的数据准确。如果医生于社会对这种疾病更加了解的话,那么更加先进有效的检测方式也会出现。进而发现更多的人患病,更多的人去接受治疗。但是如果这种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标准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呢?这就是第三种可能的原因,诊断漂移。一个诊断可能是在将一些症状命名为了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所包含的症状,以前可能也被称为另一种疾病,或被另一种疾病的症状所覆盖,这两者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同一种疾病。在过于心理健康的研讨当中,这三种可能的原因常常被互相视作其它原因的竞争对手,但其中的两种,甚至三种,也有可能在同时发挥作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