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还处于一个朦胧的阶段,往往将精神病患者与“神秘可怕”、“暴力”、“自杀”、“被弃”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把精神疾病与行为无法预测、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差、脆弱无能等特点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强化了对精神病患者的负面印象,加深了歧视和偏见,以致人们对精神病患者更多的是“排斥”,而非“关爱”。
预防精神疾病,应从“娃娃”抓起
精神疾病已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
“精神疾病的发病是个人基础性格和后天生活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精神疾病也是可以预防的疾病。
”预防精神疾病,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培养坚强而均衡的性格和良好生活习惯;同时,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躯体疾病;实行优生优育,杜绝近亲婚配等都可以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
精神疾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从儿童时期,家长就应培养孩子养成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忠实、讲文明、懂礼貌、通情达理的气质。不要过于溺爱,帮助孩子不断克服胆小任性、自私等不良个性,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处理情绪也很重要。”在社会生活中,要教会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同伴及邻居关系;成人要学会处理工作、恋爱、婚姻、家庭关系;
及时缓解苦闷,不要遇事苦思冥想或整日忧愁丛生;
多参加文体活动,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一旦发现不能良好自我调节的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时,应及时正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到心理或精神专业机构就诊。
门诊就诊须知
(一)就诊
请您在门诊楼指定“入口”“出口”进出,门诊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患者根据导医安排有序进入诊室。
(二)候诊
请间隔就座,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三)预约
医院实行分时段预约就诊,患者可提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