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炎症的一种。普通乳腺炎是由于乳汁淤积同时伴随细菌感染导致的,临床表现为全身发热,乳房局部红肿、热痛,抽血检测发现白细胞增多,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效果明显,一般不复发,再次出现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再发。而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cellmastitis,PCM)是一种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非哺乳期乳腺炎症,通常不伴随细菌感染,其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大部分观点认为是由于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伴随大量浆细胞浸润导致的。浆细胞乳腺炎最早于年Ewing首先提出管周性乳腺炎(periductalmastitis,PDM);年Adair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同期,尚有一些描述不同症状的名称,如粉刺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乳汁淤积性乳腺炎等;年Haagensen根据病理特点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ductectasia,MDE)。
浆细胞乳腺炎不伴随细菌感染时,抽血检测常常没有白细胞增多,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但无法根治。浆细胞性乳腺炎保守治疗多无效,经常出现用抗生素后能稍加控制病情,停用后病情继续发展的棘手情况。当出现窦道或瘘管时,如果手术仅仅切除窦道和瘘管,也是无法根治的,表现为一段时间之后出现复发患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非常痛苦,经常四处求医几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乳房恶性肿瘤。
浆细胞性乳腺炎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大多数患者发病并浆细胞乳腺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多发生于产后2-5年的女性,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根据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伴或不伴有全身发热,乳房有红、肿、热、痛,可触及边界不清的硬结,检查血象多不升高。亚急性期:症状减轻,硬结缩小。慢性期:上述症状消失,仅留下界限不清、质硬的肿块或瘘管、窦道形成。
病因与诱因
无明显病因,其可能的诱发因素包括:
乳腺导管排泄障碍:乳汁淤积;
乳头内陷或发育不良;
细菌感染:需氧菌、厌氧菌、分枝杆菌;
异常激素刺激:雌激素或催乳素紊乱、口服避孕药;
创伤/肥胖;
中*吸烟;
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乳管阻塞和刺激是该病发生的病理基础,导管扩张,管壁上皮萎缩,基底膜破坏,导管周围炎性浸润(包括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细菌继发感染可能是加重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需要做的检验检查
①实验室检查:对于炎症急性期的病人,还需要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指标。还可加检免疫相关指标(如IgG、IgM、IgA、抗核抗体)、内分泌相关指标(泌乳素)、风湿系列等,有助于明确病因,找出更经济、更合理有效的诊治方法。
②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影像检查方面,乳腺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表现主要是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乳腺钼靶因为需要挤压乳房,对于有明显炎症表现者需要谨慎选用,通常呈非对称性不均匀密度影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能较立体地看到整个乳腺炎症的病变范围,脓腔的位置、深度,在临床上也较常使用。
③细菌培养:常规细菌培养通常为阴性。
④病理诊断:是确诊的主要依据,肿块粗针穿刺活检或脓肿壁刮取组织活检。
⑤乳管镜检查:大导管明显扩张,管壁粗糙,弹性差或纤维化,管腔内大量炎症细胞降解产物表现为白色絮状或纤维网状结构。
如何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很少能自愈,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急性炎症期是PCM最佳药物治疗时期,慢性期或病灶局限是最佳手术治疗时期。对于乳腺疼痛、乳头溢液而无明显肿块的乳腺导管扩张症,乳管镜冲洗为首选治疗。对于乳腺瘘管、窦道或溃疡形成,反复发作的PCM,则采用抗分枝杆菌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抗结核治疗: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于制定的有关可疑肺外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ismycobacteria,NTM)病的诊断标准中,对于医源性或非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或外科手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合的病灶找不到病因者,临床上可考虑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于乳腺瘘管、窦道或溃疡形成,反复发作的PCM,采用抗分枝杆菌治疗已成共识,无论单独药物治疗还是结合手术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均较高,但目前普遍缺少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仍处于探索阶段。
其他药物治疗包括:中医中药: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内外结合,内服中药汤剂在肿块期促肿块消散或促脓形成,同时配合西医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成脓期适时排脓的同时口服中药托*而出,加速出脓,缩短病程;瘘管期则促腐肉去,促新肉生,内外治相结合。西*丸、疮灵液、金*膏、紫色消肿膏、芙蓉膏等中药外敷。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控制自身免疫性炎症,利于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抗生素治疗:急性炎症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他莫西芬治疗:可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刺激作用,减少渗出。
了解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