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女性人群中自然流产发生率约为10%,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在5%左右。
文
舍文
一位面色憔悴的患者推门走进赵爱民的诊室,坐下,语调平静地对赵医生说:“医生,你这里是我最后一站,之前已经流产了11次,如果你这里没办法,我就死心了。”说话的胡女士,36岁,从病友那里听到上海专家赵爱民的名字,原本已经不抱希望的她,决定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怀孕-欣喜-流产-痛苦,任何女性经历一次就足以刻骨铭心,而胡女士却遭受了11次。上海交医院妇产科主任赵爱民教授,在反复自然流产这个难题上钻研了30多年,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领*人物。他的不少患者是通过病友介绍或者其医院就诊,经过治疗后拥有自己孩子的妈妈们口口相传,她们把这里当做最后的希望。反复自然流产过去曾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由于受到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限制,患者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上世纪80年代,医院妇产科建立了生殖免疫学亚专业团队,林其德教授在全国率先开始寻找反复流产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师从林其德教授,赵爱民教授长期致力于反复自然流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他带领团队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反复自然流产病因筛查流程,并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成功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至今,经过赵爱民教授团队治疗后,每年有近个家庭有了可爱的宝宝年1月,胡女士在医院顺利生下自己的孩子。这位妈妈一定要赵爱民给孩子取名字,赵教授给她取名“恩心”,如今恩心小姑娘已经6岁了。胡女士不是赵爱民遇到的第一个流产11次的患者,在他的诊室里,他听过太多因为反复自然流产给患者和整个家庭带来痛苦的故事,赵爱民感同身受。而当妈妈们治疗后终于生下健康的孩子,他也跟着开心。“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新生命的诞生。”赵爱民说。反复流产从“没办法”到“有办法”年6月上海杨浦区一家酒店的宴会厅,热闹非凡,大厅里装饰着气球,摆放着吃的喝的,要不是孩子们大大小小年龄不一,进来的人一定以为是在办集体生日PARTY。说是“庆生”也没什么错。这是一场由医院妇产科曾经的患者们自发组织的仁济“幸运宝宝”团圆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个家庭聚集在一起,妈妈们都曾经是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妈妈们称赵爱民教授为“赵叔”,一位妈妈上台发言说,当自己灰心丧气的时候,就看看手机里赵主任的照片。台下的人都笑了起来,赵主任接话:“没关系,只要别把我照片挂墙上就行。”如此欢乐的场面,赵爱民教授参加过好多次,他说,这种时刻是做医生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反复自然流产是指连续发生2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由于生活方式改变、生育年龄变大等因素,人群中自然流产发生率比过去提高。赵爱民介绍,目前国内育龄女性人群中自然流产发生率约为10%,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在5%左右。“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再加上现在二孩*策放开,生育二孩的女性高龄者较多,所以这部分患者群体的数量还是很大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现在对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在已知的病因当中,主要有内分泌原因如*体功能不全、甲亢、甲减、糖尿病等导致的流产;子宫畸形导致的流产;免疫因素导致的流产等。而自身免疫因素导致的反复自然流产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大约占三分之一。赵爱民介绍,人的免疫系统很神秘,对外来的组织它会产生排异,比如器官移植后就必须依靠抗排异药物来阻止这种排异。但免疫系统会对受精卵这种“外来者”区别对待,专业上叫“免疫豁免机制”,这样胚胎才能在妈妈的子宫里安稳成长。但是,有一些患者的免疫系统却并没有对受精卵“网开一面”,孕妈妈的免疫系统会对受精卵产生排异反应,阻止胚胎的健康成长,这就带来了流产,这就是所谓的“同种免疫型”流产。这些患者的免疫系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正在努力解答的难题。虽然没有找到根本原因,但值得庆幸的是,科学研究已经初步阐明导致“同种免疫型”流产的发生机制,采用适当的措施针对免疫上发生的“误会”进行治疗,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反复流产的原因多种多样,赵教授说,还有一些人是易栓体质,就是特别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怀孕的时候更加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胎盘部位的血管被堵住了,胚胎或胎儿缺血缺氧、营养不够,也会流产。前面所说的云南的胡女士,经过病因筛查后发现流产的原因就是易栓症。经过孕前预防性干预治疗准备后,胡女士成功怀孕,孕期给予相应的治疗,最后成功分娩。还有一种情况是胚胎的染色体出现异常,这种情况大约占流产物总数的50%以上。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依靠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选择出染色体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将这个健康的“种子”移植到妈妈健康的子宫中。因为有一套从精准诊断到个体化治疗的成熟经验和流程,医院在反复自然流产的治疗上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希望“大把吃药”的患者越来越少一位患者到赵教授这里就诊时,掏出正在服用的几十种药物给他看,每一次要吃一大把。但事实上,这些药对她的反复流产并没有太多治疗作用。30多年来见过那么多痛苦的女性,赵爱民教授非常急切地希望更多医生掌握反复流产的诊治技术,让患者少走弯路。为了规范诊疗,赵爱民近几年牵头编制了多个反复自然流产诊治的相关指南。“有一些诊断指标并不是说技术有多难,而是有些医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不知道要做这个检查。”赵爱民说。比如过去反复性流产主要怀疑由感染引起,因此会让患者查感染源,近30年的研究已经证明感染与早期反复流产的关联很小,但不少医生还在把查感染源当做主要的筛查指标,而很少进行免疫因素和易栓因素的筛查。医院妇产科多年来举办培训班,邀请全国各地的生殖医学或相关专业的医生集中学习,每年能培训60多名医生。赵爱民教授每年还要带20多名进修医生“贴身”学习,“让他们系统地掌握反复流产的诊治技术”。除了向国内同行介绍经验,医院妇产科每年都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与世界同行交流切磋。赵爱民教授团队多篇研究论文在HumanReprod、FrontiersinImmunology、Placenta、FertilSteril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关流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难”的妇产科提起医院妇产科,很多人对纪录片《人间世》中危重孕产妇抢救的故事印象深刻。别人家的产科欢笑常伴,而医院的产科,医生们常常神色凝重。在医院产科病房里,住着不少因为各种疾病导致孕产过程中存在危险、医院无法收治的孕产妇。作为上海五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之一,医院承担了上海近50%左右的危重孕产妇抢救任务。这里还是上海市最早建立、成立于年的上海市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最近,ICU(重症监护病房)就住着患有重症胰腺炎的孕妇,重症胰腺炎本身就已经非常凶险,再加上怀孕,情况就变得更为复杂。被送到医院时,患者已经处于濒死状态,经过抢救后情况稳定,但到底能不能闯过“*门关”,还不能确定。因为常常有紧急情况,医院成立了由医院领导牵头的协调小组,小组里除了产科,还有重症医学、麻醉科、心内科、免疫科、肾脏科、血液科、呼吸科和外科等专业的专家。任何产科危重病人的抢救,这个小组都会立即组织协调抢救或者会诊,赵爱民作为妇产科主任是主要的协调人,每年多例危重症病人,每一例他都清楚。因为危重孕产妇多,医生们面临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压力,还有来自家属和病人的不理解。一些患者认为,生孩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好的怎么会要抢救?”每次遇到这样的质问,医生们会很难受。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为3.51/10万,这个体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健康指标,上海已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肩。医院妇产科为这个数字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医院的妇产科底蕴深厚,创建妇产科的郭清泉教授就是一位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在妇科肿瘤领域,医院妇科狄文、王育等教授领衔的肿瘤团队聚焦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三大女性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拥有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妇科肿瘤的多学科诊疗技术和生育力保存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赵爱民介绍,妇科还有一个特色技术是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未来,妇科将把对盆底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