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加以治疗,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妊娠期及产后的复发风险很高。
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自身即可升高母亲/后代相关的产科并发症风险;有研究显示,相比于未经治疗者,接受治疗者的产科并发症风险更低。
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单独分析,SGAs均不升高胎儿发生缺陷的风险;就婴儿中长期发育而言,现有数据也较为乐观。
对于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妊娠期内维持药物治疗仍是相对明智而有利的选择。
对于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而言,妊娠期及产后6个月常常面临着是否停药的重大抉择,尤其是长期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时。主流指南共识一般建议,针对此种情况须充分「权衡利弊」,但往往缺少具体分析。
一项3月14日在线发表于JClinPsychiatry(影响因子5.)的综述中,来自意大利的一组研究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归纳了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自身与SGAs治疗对于母亲及其后代的种种影响。以下为主要内容:
疾病自身的风险
复发:停药后风险很高
现有数据显示,至少50%的妊娠期双相障碍患者在中断治疗后出现症状,复发风险为非妊娠患者的2倍,病情平稳至复发的间隔也更短。以锂盐为例,52%的妊娠期患者在停用锂盐后复发;妊娠期「侥幸」未复发的患者中,70%在产后复发。另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妊娠期停药复发的比例为71%,主要为抑郁及混合发作(74%),47%的患者于孕早期(最初三个月)即复发。
精神分裂症情况与之类似:停用经典抗精神病药后,患者在3个月内复发的风险高达对照的13倍。针对SGAs的证据尚有限;现有证据显示,停用SGAs后的复发风险同样显著升高。如有个案报告显示,一名妊娠期女性在孕20周停用奥氮平,孕36周即因精神病发作入院。此类情况在临床中并不鲜见。
基于现有信心,美国妇产科学会明确建议:由于停药可能导致精神病复发,故不要在妊娠期停用抗精神病药。
产科并发症:疾病自身即可升高风险
双相障碍自身即可轻度升高孕产并发症的风险,包括早产(<37周)、新生儿低体重(<2,g)、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妊娠期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先兆子痫等。此外,无论双相障碍患者是否接受了治疗,早产的风险均较对照升高:两项研究中,早产等孕产期临床状况风险的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比值比(aOR)在1.29-1.95之间。
研究显示,双相障碍女性的子女存在先天性畸形的风险更高(aOR=1.68)。值得注意的是,若母亲的双相障碍得到治疗,子女发生畸形的风险则与母亲未罹患双相障碍者相仿。
精神分裂症存在类似情况:患者出现新生儿低体重(OR=3.6)、早产(aOR=1.75)的风险均显著高于未患病者,而母亲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同样高于对照。
新生儿:现有证据不一致
针对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死胎(孕龄>28周后死亡)、新生儿死亡(出生后28天死亡)及婴儿死亡(出生后1年内死亡)的证据存在冲突。精神分裂症患者生育智力残疾后代的风险显著高于对照(OR=3.2),但癫痫及惊厥的风险并不升高。
SGAs治疗的风险
致畸性:现有证据提示安全
既往已有多项研究针对SGAs的致畸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总体为阴性,即相比于未用药,SGAs并不升高患者后代的畸形风险。如McKenna及其同事评估了名妊娠期使用SGAs的女性(奥氮平60名,利培酮49名,喹硫平36名,氯氮平6名),其后代发生重大畸形的风险并不高于匹配对照。瑞典一项研究中,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FGAs)者的子女发生重大畸形的风险升高,但SGAs无此现象。医院(MGH)开展的登记项目结果同样为阴性。具体药物方面:
▲既往曾有研究将氯氮平与后代畸形联系在一起,但证据几乎全部来自低质量研究。
▲相比于其他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穿越胎盘的剂量最高;即便如此,目前尚未发现奥氮平导致重大先天性畸形的证据。大规模回顾性研究显示,使用奥氮平者的子女发生先天性畸形的风险与一般人群相当(4.4%vs.3%–5%)。
▲与奥氮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喹硫平穿越胎盘的剂量最低;然而,目前同样未发现喹硫平升高重大先天性畸形风险的证据。
▲针对次妊娠的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显示,利培酮并不升高后代畸形的风险;一例个案报告中,妊娠期使用利培酮长效针剂未对胎儿及后代造成不良后果。作为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帕利哌酮的证据尚有限。
▲针对87名用药患者及名对照的研究显示,阿立哌唑并不升高畸形风险。尚无针对其他SGAs(如氨磺必利、舍吲哚、佐替平、鲁拉西酮、阿塞那平)的报告。
产科并发症:可能升高,需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