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本病多在青壮年起病,病程多迁延,缓慢进展,如不积极治疗可逐渐加重或恶化,有发展为衰退的可能。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年瑞士精神病学家E·Bleuler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指出本病是由于病态思维过程所导致“各种精神功能”分裂,结局并非皆以衰退为结局,首次将“精神分裂症”这一术语引入精神病学,并一直沿用至今。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5~45岁年龄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年公布的资料,该病时点患病率为1‰~11‰;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为3.8‰~8.4‰。我国年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5.69‰。年进行的12年随访,上升为6.55‰,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前者为7.11‰,后者为4.2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残疾率为1.67%。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别。
本病相当于中医“癫病”、“狂病”,属于中医文献中的“花痴”、“心风”、“风邪”、“呆病”等范畴。癫狂病名出自于《内经》。《灵枢.癫狂》是论述癫狂病的最早专门篇章。他描述症状为:“癫疾如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灵枢?癫狂》);狂疾是“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素问·阳明脉解》)。在病因病机上,《素问·奇病论》记载了:“人生而有病癫疾者,……此得之在母腹时……”,指出夲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论点。《内经》还提出了“诸躁狂越皆于火”的火邪致病学说,创制了方剂“生铁落饮”和针灸治疗本症,首创“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点穴法治疗狂病的方法。《难经》提出了“重阴则癫、重阳则狂”的阴阳失调理论;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该病的病因是心虚而血气少;金·张从正的《儒门事亲》、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均提出了该病“痰迷心窍”的病因病机学说;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将癫、狂、痫进行明确区分;清·王清任提出了“血瘀”可致癫狂的观点,并认识到该病与脑有密切的关系,创制了“癫狂梦醒汤”的治疗该类疾病,并沿用至今。
一、西医病因病理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家系调查发现:患者一级亲属中同病危险率约为4%~14%,是一般人群的10倍。若双亲均患精神分裂症,其患病危险率可高达40%。在患者的二级亲属中,患病危险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MZ)同病率是双卵双生子(DZ)的4~6倍。寄养子研究也同样支持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母亲所生孩子与正常母亲所生子女从小寄养在一个同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成年后其患病率仍然比正常母亲所生孩子的患病率高,说明遗传因素的影响较环境及其它因素大。
遗传因素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分裂症的高发家族中寻找染色体和基因异常。其中报道较多的有第5、11、21和8号染色体的长臂及第19号染色体的短臂和X染色体。近几年第6、13和22号染色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也引起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