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实录走进滁州二院,揭开精神病患者的面
TUhjnbcbe - 2021/3/3 19:25:00

不知有多少人看过那本名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书,它是关于精神病患的谈访录。几年前出于好奇翻阅完,便深陷其中,对“精神病患”有了很多想象。他们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

去过位于滁州城郊医院

(以下简称“滁州二院”)

以后,

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被打破了。

他们,

只是又无奈、脆弱、又坚强的

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在与自己对抗,

在与“失控”进行没有明确期限的拉锯战。

位于清流中路号的滁州二院,年8月开始筹建,年1月独立运行,同年被批设为滁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是一所以传染病防治、精神病防医院,其前身医院传染科病区、精神科病区。主要承担各类传染性疾病、重大突发性不明原因疾病患者的集中收治以及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治任务。进入大门以后,前面一栋是传染科大楼——安康楼,往后走,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怡康楼。

怡康楼▲

排队等候问诊的人▲

睡眠障碍门诊、戒烟门诊…这里的科室比我想象的丰富▲

当天天气很好,医护人员带着一些处于康复期的患者来到室外活动区域,晒晒太阳,活动筋骨。望着阳光下他们岁月静好的模样,无法想象他们发病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画面。

进入病区

每一层都有室内活动间,他们在这里进行娱乐休闲活动,有些可以看出“与众不同”,有些如果不是因为穿着病号服,从外观真的很难分辨。说实话,站在他们中间,我是有点忐忑的。看到他们好奇的眼神,我又放松了下来,对于他们而言,我才是那个“闯入者”啊。

病房走廊▲

活动室兼餐厅▼

护士站这里的监控,能实时看到病人的状况▼

二院精神科共开设了5个严重精神障碍封闭病区和1个临床心理开放病区,可进行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电休克治疗、脑功能(障碍)治疗、经颅磁治疗、药物浓度测定等治疗方法。

正在进行物理治疗的病人▲

下图中的那个男孩,看起来很年轻,特别可爱,我们在活动室拍照时,他朝着我们比了个“V”的手势。走廊上再一次相见,他希望我们能再给他拍照,很会凹造型。看着他酷酷的模样,有点心疼,不知道他要在这里多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双向情感障碍”,这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学术词汇,对他而言,却是不知要困住他多久的枷锁。

有些精神病患经过治疗后,是可以回归社会的。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实际因素,回归之路如蜀道之难。比如下面这两位:

梁某某▲

67年生人,她是一名“老病友”了,也是精神分裂症。第一次入院是在年7月,那时医院的精神科。第二次入院是在年12月28日,一住就住到了现在。坐在我面前的她,说话很有条理性,记忆力非常好。每一次问她时间点,她都回答的非常准确,连同当时的人物的名字,都记得非常的清楚。让我恍惚间,觉得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异常。我问她为什么不出去,她也回答的非常理性,跟我谈起了《精神卫生法》。医院很早就同意她出院了,但是没有监护人接她出去,她就无法出院。然而,事实是,她是单身,父母早已过世,三年前弟弟去世,哥哥远在北京,只有弟媳偶尔有空过来探望。这次住院已有8年4个半月之久(这具体的时间段也是她不假思索告诉我们的),我不知道她还要在这里待多久,她也不知道,医院同样也无可奈何。

张某某▲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有个比较特殊的“病人”。其实他已经可以出院了,但是他选择留在这里,当一名护工。他圆圆的娃娃脸,常常笑,95年的他,发病于高中时期。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他,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高中时家庭突发变故,最亲的人相继离开,再加上学业上的压力,他被确诊为精神分裂。说起自己的病情,他都很平静,唯有谈起自己的家人,他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略过,不愿多谈,神情落寞。他说“爸爸不是个好爸爸,但他是个好丈夫”,他的妈妈也是一名精神病患。医院当护工,他开心又难过。看的出来他很喜欢这里,“要是一直在这里就好了,我真的不敢出去”。他怕自己无法适应社会,万一出去以后无法融入,他再次复发,该怎么办?他也不想成为他姑妈的负担,那是现在唯一还在乎他的亲人。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戳着我的心,我真的不知道。

工作中的他▲

这里是让他感觉到安全的地方▲

在目前二院的几百名精神病患者里,有少部分无名氏群体。所谓无名氏,是那些连身份都无法确认的病患,就更别谈亲人了。在这里,有家人朋友探望,是值得羡慕的事情,还有人牵挂,还没有被放弃。

年事已高的亲人看望孩子▲

上面那位95年的年轻人就是如此,他望着有家属陪伴的病人时的眼神,充满了羡慕和向往。相信大多数人对于精神病人这个特殊群体,都会感到害怕,觉得他们是一群危险的人。但经过这一遭,他们明明是脆弱又坚强的一群人啊。失控时,他们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自己都不认识的人。一旦“清醒”过来,他们又变成了正常状态下的那个“本我”。这两者的转变间,会让很多病患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怀疑,彷徨,无助。医生的鼓励和药物的治疗固然会让他们好转,但更重要的是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啊!医院里面少数的病患家属,仿佛人间蒸发一般,电话永远打不通,而被抛下的病人有的还在期盼着家人的来临。请不要让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化为泡影,请家属们不要轻言放弃,他们,还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医院外的世界,他们何时能到达?

后记:

精神病除遗传外,发病肯定是有原因的,或是工作压力太大导致,或是感情受创,或是受到刺激等等,但是只要病人配合医生的康复指导和按时服药,部分精神病患者基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的。

但有的患者容易产生“病耻感”,如果出院后遭到排斥、冷遇和歧视,就容易旧症复发,最终丧失回归社会的能力,增加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应该对他们多一分包容与理解,而不是做把他们逼向反方向的推手。

戳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E滁州APP!吃喝玩乐全搞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录走进滁州二院,揭开精神病患者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