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一种慢性且易反复发作性疾病。目前药物治疗已成为治疗精神障碍首先和最主要的手段[1]。所以精神科保证患者服药依从性十分重要,但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易产生拒服药现象,表现为直接拒绝,藏药,假服药(将药物含在舌下、口腔内假装服下,趁工作人员不留意时吐掉)等,使疾病得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故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对在本病区住院的例拒服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整体结果如下:
原因分析
1.陌生的住院环境
本组40例。因患者属强制治疗,医院相比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病房设施简陋、封闭式管理、公安系统全程监控。患者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安全感缺乏,容易出现抵触情绪。患者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陌生环境可产生恐惧、敌视、猜疑、绝望的心理而影响正常服药[2]。
2.受精神病症状及自知力情况的影响
本组90例。如被害妄想,患者怀疑被人害,认为医护人员让其服的是*药而产生拒服药的现象;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因消极、自责、自罪而产生拒服药;幻听的患者,在病理作用下会出现有其他声音控制自己,并命令其不要服药而产生拒服药。缺乏自知力或无自知力的患者否认自己有病,认为不应该也无需服药,对其为什么要住院很不理解,对医务人员有抵触情绪,要求出院,用拒服药来对抗。据有关文献显示,首次住院2周以内的患者常发生藏药现象,特别是存在躁狂、自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文献研究结果认为,精神症状越严重,自知力越差。
3.与药物的不良反应、种类、数量有关
本组30例。患者服药后出现流涎、吞咽困难、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经典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较大,尤其是镇静作用,患者自觉无力,头晕,睡眠过多,体质量增加,因难以接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拒服药或藏药。部分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合并一些躯体性疾病,或是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肝、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中发现,药物的剂型也影响其服药的依从性,如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会使用一些非抗精神病药物,因胶囊及大片剂药物较难吞服,在服药时患者易形成一种心理压力而产生拒服药现象。
4.缺乏对精神疾病康复方面的相关知识
本组30例。有的患者对药物的性能略有了解,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