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年6月宣布将“游戏障碍”(gamingdisorder)列为精神疾病,而年5月25日于瑞士召开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表决把“游戏障碍”电子游戏上瘾行为列入《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1版》,成为全球医学界认可的“精神疾病”。
《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是为研究流行病、健康管理及医学治疗而设立的疾病及障碍分类制度,虽非具法律效力的条例,但对医学界研究治疗方式,或各地*府制订公共卫生*策等方面有极大影响,而且保险公司也会以此作赔偿依据。未来保险公司可能也会将“游戏障碍”列为医疗保险的受保范围,第11版将在年1月1日才正式生效,但这意味着世界的各成员国,亦需随之为“游戏障碍”制订新的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游戏障碍”,包括以下3项征状:
1.难以控制玩游戏的行为(游戏的开始、频率、集中度、持续时间、结束、环境)。
2.玩游戏在生活中的地位,优先于其他日常事务和活动。
3.即使出现不良结果,例如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场产生影响,仍然继续玩游戏,甚至程度升级。
如果患者至少为期12个月持续或反覆出现这些征状,将可能被诊断患上“游戏障碍”。
————————————
如何才能“根除”游戏成瘾?
郑播德/文
众所周知,在我们中国,家长们都是很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别人怎么看我家孩子”的。
如果家人、孩子玩游戏上了瘾,到了呼叫吃饭不应答、呼叫睡觉不应答、呼叫上学不应答、呼唤上班家务做事不应答、熬夜通宵达旦玩游戏的地步,在过去,也许只是责骂抱怨几句就算了。
现在呢,恐怕得往深处想想了——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这类“游戏优先”造成的征状精确定义为一种被称之为“游戏障碍”的新型“精神疾病”了!
(“游戏障碍”被列入《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1版》,成为全球医学界认可的“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帽子一旦戴到自家子弟头上,恐怕谁都不欢喜,并且成为全家人心中永远的痛!
所以,希望世卫组织的这个决议能够引起全球“游戏迷”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我们知道,在电子游戏、网络游戏随处可见、随处可玩的今天,自制力相对薄弱的青少年都很容易触碰到、得到它们,也很容易“一玩难舍”造成上瘾,难以自拔,进而形成种种“障碍”。
过去没有医学标准可以参照,家长家属们只能“凭感觉”去判断,只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会对家人采取“送医”(心理咨询、戒网瘾学校)行动,一般不会送往“精神病院”,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那不是病”。
现在有了权威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确定义,罗列了判断“标准”,许多人必然会“对号入座”,可能会造成某些场所(例如心理卫生中心、精神病院)人满为患,所以相关各方都必须做好思想准备,有备无患。
据我们在精神心理疾病救援一线的了解,精神病院里,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游戏成瘾导致的疾病,不仅仅是拖延症,还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多动症、自闭症等,严重的会导致器官衰竭、猝死。
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治疗”,借贷举债、变卖楼房别墅乃至倾家荡产亦在所不惜。拳拳父母心,感天动地,令人动容!但现实却非常残酷,疾病并不会因此而善罢甘休、逃之夭夭。
人类跨入21世纪不到20年,南怀瑾先生的多年前关于“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精神病,比原子弹氢弹还厉害”的预言,不幸一语成谶!接下来的岁月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真的不敢想象!
那么,面对如此现实,有没有应对良策、解决办法呢?
当然有!总策有二:
第一,调“已病”:
现有的“存量患者”数量已经非常庞大,都不是“不可逆”的,只要有良医、明师指导,是完全可能纠正康复的。
纠偏之道,总原则是我们老祖宗早已提出的“阴阳平衡”法则。
《*帝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林林种种的电子游戏中,真正正能量的游戏极少,战争恐怖、打打杀杀、暴力血腥、色情暴露、妖魔*怪的内容占了绝大多数,堪称“邪之所凑”,简直是人间“负能量”聚集的所在了!
玩游戏者,聚精会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被紧紧抓住,久久沉浸其中,必然被邪气所掌控,难以自拔,形成“成瘾”障碍。
至于解决办法,《*帝内经》非常明确地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理论上原则上的确如此。那么,具体办法、工具呢?
“根本医学”给出了简便易学、易于操作的一系列“平衡阴阳”方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3-15天)获得显著改善,乃至完全脱瘾、康复。
浙江某市16岁少女珍珍,“逃学”窝在家里、患有恐惧症。
这位16岁的花季小女生珍珍,由于非常复杂的原因,罹患了恐惧症。在家里,即使是在大白天,上一趟咫尺之遥的卫生间,都必定要先伸出手紧紧地攥住妈妈,否则不敢独行上厕所,不敢独行上街,逃学、窝在家里,夜间总是开灯睡觉,玩手机玩游戏要玩到熬不住、撑不开眼皮为止,是全家睡得最晚的一位,白天还可能呼呼大睡……
不仅如此,珍珍还会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说变脸就变脸;背部密密麻麻长了大量的小痘痘;鼻子上、鼻子周边的面部皮下,长了密密麻麻的疣状物……
年1月(春节前)全家前来北京求助。
我们通过细致的问询、观察、沟通,剖析了这位花季少女的家庭、父母的生意项目、父母的日常行为给她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挖掘到了潜伏得很深的多个“病根”,并深入浅出地为他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在家长的配合下,我们综合运用一系列调理办法,使珍珍在10天内康复回家。
年9月传来喜讯,珍珍已经顺利升学,到了某学院攻读,状况良好。
(康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