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JAMAPsych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早
TUhjnbcbe - 2021/2/19 23:23:00

认知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征之一。已有明确证据显示,相比于同龄人,日后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及青少年病前智商(IQ)平均低8分,而这一差距在进入成年期后进一步拉大,首次发作时的IQ差距已达近14分。纵向研究显示,患者的认知损害呈逐渐加重的趋势,而不同认知域的发展轨迹也有所不同。

然而,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认知损害究竟开始于何时,有精神病性体验(psychoticexperiences)者与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相比有何不同,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发育过程相比于其他精神障碍又有何特异性,这些问题目前仍悬而未决。澄清上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阐明此类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研究简介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JosephineMollon及其合作者基于Avon亲子纵向研究(ALSPAC)的数据,绘制及比较了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有精神病性体验者及抑郁患者的总体及具体认知域的发育进程。该研究于1月31日在线发表于JAMAPsychiatry(影响因子15.)。

ALSPAC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英格兰Avon地区年4月1日至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所有存活婴儿,并对其进行了持续随访。18个月、4岁、8岁、15岁及20岁时,受试者接受了认知功能测试,18岁时接受了精神状况评估。研究者将目光锁定在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患者、曾有精神病性体验者及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患者,并比较了这些受试者在上述时间点的总智商、语言智商、非语言智商水平,以及8岁和20岁时的处理速度、工作记忆、语言、视空间能力、注意能力。

研究中,精神病性体验及症状基于精神病样症状访谈(PLIKSi)等工具评估,抑郁基于临床访谈表-修订版(CIS-R)评估。具体研究方法可参考原文。

研究结果

可供分析的18个月、4岁、8岁、15岁及20岁样本数分别为、、、及。主要发现如下:

(点击看大图)

智商

图1各组总智商(左)、语言智商(中)及非语言智商(右)的发育轨迹;颜色从左至右依次为对照、抑郁、精神病性体验、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精神病性障碍(MollonJ,etal.)

如图1,婴儿期(18个月)至成年期(20岁)之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相比于对照的认知损害持续加重,体现在总智商(变化效应量[ESΔ]=?1.09,P=0.02)及非语言智商(ESΔ=?0.94,P=0.)上。

而在同一时段,抑郁患者仅在非语言智商上存在认知损害的加重,且幅度较小(ESΔ=?0.29,P=0.04)。

具体认知域

图2各组智商及具体认知域的变化轨迹;认知域:依次为处理速度、工作记忆、语言、视空间能力、注意;颜色从上至下依次为对照、抑郁、精神病性体验、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精神病性障碍(MollonJ,etal.)

如图2,8-20岁之间,精神病性障碍组处理速度(ESΔ=?0.68,P=0.)、工作记忆(ESΔ=?0.59,P=0.)及注意(ESΔ=?0.44,P=0.)的发育呈显著的滞后趋势;与此同时,语言(ES=?0.87,P=0.)及视空间能力(ES=?0.90,P=0.)则呈现静态但幅度很大的损害。

总体而言,抑郁伴精神病性症状及有精神病性体验者存在认知损害的证据较弱。

结论

本项研究提示,精神病性障碍参与了动态的发育进程,在人生的前二十年即显著影响整体智力水平及多个认知域,进而导致功能损害。其中,语言功能自婴儿期起即有损害,而非语言能力则在青春期呈现发育滞后的趋势。重要的是,类似的显著损害并未出现于其他精神状况之下。未来的研究应试图阐述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推进此类现象的早期监测及干预。

精神分裂症功能受损:何时开始,如何发展?

文献索引:MollonJ,etal.CourseofCognitiveDevelopmentFromInfancytoEarlyAdulthoodinthePsychosisSpectrum.JAMAPsychiatry.Jan31.doi:10.1/jamapsychiatry...[Epubaheadofprint]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JAMAPsych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