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方式,尽管证明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但至今对本病的遗传方式却无定论,单基因遗传,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常染色体上某座位的“精神分裂症基因”所致。
首先,kallmann()提出“分裂症基因”是单个隐性基因,具体纯合隐性基因的个体将发病,而当基因表现受体质阻碍时,则表现为轻型、分裂性人格或临床无病态。
后来,slater()提出精神分裂症是单基因显性遗传伴外显率低的假说。该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基因s属显性基因,可组3种基因型:ss,ss,ss。
如果基因型为ss时,%发病;为杂合子ss时,个体不一定发病,因为显性基因s有一定外显率;基因型为ss时,一种疾病组成的综合征。其中各类疾病均有自己的特殊致病基因,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基因,通过不同遗传方式传递疾病基因,因而提出遗传异质性的观点。
浦田()将病人按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典型、中间型、非典型和妄想痴呆。
在传递方式上分为显性、隐性、中间型和合并型(指父母均有精神分裂症遗传史),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临床类型的精神分裂症倾向于某种遗传方式。
总之,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尚未搞清。goftesman与shields()曾把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相关因素总结成以下18点:
1.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概率为1%。到55岁为止;
2.概率随亲属血统关系的密切程度增加,与精神分裂症病人(索引病例)的血缘关系越近,其危险性越高;
3.先证者病情越重,亲属患病概率越高,与危险度成正比;
4.性别与患病及遗传无关,因而可排除伴性遗传;
5.mz的同病率为dz的3倍,为一般人口的35~60倍;
6.至少有一半mz不同病,说明与环境还有一定关系;
7.不同病的mz照样以同样高的频率遗传疾病,其子女的患病率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女相同,说明有不完全外显可能;
8.分别抚养的mz与一起抚养者的同病率相同,说明共同抚养者的同病率并非由于情感接触紧密所致;
9.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子女在出生后就寄养者与不寄养的患病率相同,说明精神分裂症患病的主要原因不是后天教养方式或其他疾病问题;
10.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寄养家庭中,该病患病率并不高,尤其是养父母的患病率不高,说明精神分裂症不是由某种生物传染源或心理因素的感染所致;
11.正常父母的子女寄养在别人家,后来寄养父母之一罹患精神分裂症,共计21例(wender,),这些子女的患病率并未增多,否定了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从小受父母病态的教养方式所引;
12.在颅脑外伤或癫痫后发生的精神分裂样精神病人的家属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并不增高;
13.与精神分裂症病人并无血缘关系者,即使有充分的环境因素,也不会发病,也就是说没有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即使环境再恶劣,也不会患精神分裂症;
14.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各社会经济阶层有所不同,但主要是具有患病素质者往往会遭到冷落之故,而不是因为贫困而患精神分裂症;
15.双生子本身并不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从而否定了双生子易受精神刺激及围产期创伤,而易患精神分裂症的看法;
16.儿童期精神病(包括幼儿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不是一回事;
17.多基因遗传方式的可能性大;
18.病前难以推测某人是否会罹患精神分裂症。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学习,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虚假普遍性效应——走出来,别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抑郁不仅仅有精神症状,还会引起诸多并发症
该不该去做心理咨询?有这几种表现一定要注意!
什么是心理性失眠?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处方(三)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处方(二)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处方(一)
心理咨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与和朋友聊天有哪些不同?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更易患慢性病
专家漫话——抽动障碍
焦虑模式图解(推荐阅读)
中风后竟引发精神障碍?该如何应对?
安慰剂——能治病的“假药”
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得了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怎么来的?
抑郁低龄化,你千万别以为孩子那只是“矫情”……
妄想症,当心虚幻的念想影响家人和自己的生活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哪个更严重?
抑郁症与这些疾病相鉴别你得知道!
点击“阅读原文”做一次简单的心理测验,不用太久,不会让你失望。点下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