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半数精神问题在14岁之前已初露端倪。一项在线发表于9月5日《精神分裂症通报》(SchizophrBullSep5)的研究显示,多种童年期精神障碍与个体日后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升高相关。
本项研究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CecilieMaibing等开展。研究团队发现,诊断童年期精神障碍后的第一年内,精神分裂症风险最高;然而,这种风险的升高可持续超过5年的时间。
研究者纳入了至年间出生于丹麦的,名个体,并对其进行了随访,最长随访至22岁。其中,25,名个体在儿童及青少年期被诊断为某种精神障碍。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些人中,人在童年期被诊断为某种精神障碍。
分析显示,与未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个体相比,童年期精神障碍诊断后的第一年内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比(IRR)达41.32;诊断1-2年、2-5年及5年后,IRR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4.53、9.59及4.93,但仍具有统计学意义。情感/焦虑谱系障碍与强迫障碍(OCD)的效应最显著,尤其是诊断后第一年,IRR高达51.67。
“上述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早期可能经由儿童期精神障碍这一通路;或者,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征象与其他精神障碍类似,包括OCD、焦虑及抑郁。”研究者指出。其他因素包括误诊、慢性神经炎症及共同危险因素、症状及遗传学。
研究所涉及的全部童年期精神障碍均与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升高相关,包括进食障碍、ADHD及tourettes综合征(CecilieFrejstrupMaibingetal.)
研究者指出:“若共同的风险基因导致了精神分裂症风险的升高,这些基因必须影响到很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而非一种,因为我们发现,所有儿童期精神障碍后精神分裂症风险均有所升高。”
另外,童年期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风险的相关性在年龄稍大的儿童中更为显著:对于14-17岁儿童而言,童年期精神障碍后8年内精神分裂症的累积发病率为8.74%,而这一数字在13岁及以下儿童中为1.68%。然而,在校正童年期精神障碍发病年龄及诊断后时间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年龄并不影响童年期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
“关于童年期精神障碍与日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知识或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干预,进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
信源:Childhoodpsychiatricdisorderslinkedtoschizophreniarisk,medwireNews
了解国内外精神心理领域最新进展,获取权威专家临床意见,欢迎加入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