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面临着工作、经济、生活、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此以往容易患上各种精神类疾病,而今天我们要聊的——精神分裂症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精神分裂症究竟是什么,有什么早期症状,怎样才能预防不复发呢?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精神分裂症的6个早期症状
1、睡眠改变
逐渐或突然变得难以入睡、易惊醒或睡眠不深,整夜做恶梦、或睡眠过多。
2、情感变化
情感变得冷漠、失去以往的热情、对亲人不关心、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或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等。
3、行为异常
行为逐渐变得怪僻、诡秘或者难以理解,喜欢独处、不适意的追逐异性,不知羞耻,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发愣、蒙头大睡、外出游荡,夜不归家等。
4、敏感多疑
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他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他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偶尔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有的甚至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内容都和他有关,察言观色,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有的认为有人要害他,不敢喝水、吃饭、睡觉,有的认为爱人对他不忠而进行跟踪。
5、性格改变
原来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变得沉默少语,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不与人交往;一向干净利索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原来循规蹈矩的人变得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工、工作马虎,对批评满不在乎;原来勤俭节省的人,变得挥霍浪费,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等。
6、其他
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谈话的内容缺乏中心或在谈话中说一些与谈话无关的内容,使人无法理解,感觉交谈费力或莫名其妙,或自言自语,反复重复同一内容等。
引发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①精神刺激
有学者认为刺激性生活事件的触发具备精神病患病素质者的症状,并使其出现得更为明朗。
②生理原因
多巴胺假说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假说。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A)神经递质的作用得以改善精神病症状支持这一假说。
③遗传
较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而且血缘越亲,潜在罹发率越高。
④体质因素
精神分裂症病因与体质、神经类型有很大关联。临床发现精神分裂症多发生于内向型、弱而不均衡型或弱型+艺术型,或瘦长型,这就是所谓的分裂性气质。
⑤环境因素
通常在生命早期发生的一些环境因素似乎增加了患精神病的危险。这些精神分裂症病因因素包括母体严重营养不良、妊娠期内的病*感染和围产期的脑损伤等。
如何避免精神分裂症复发?
01、坚持治疗
病人和家属要高度重视维持治疗,坚持定期复查,使专业人士连续地、动态地了解病情。
02、减少诱发因素
家属及周围人要充分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后精神状态的薄弱性,帮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经常与病人谈心,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帮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待应激事件的方法,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指导病人充实生活,使病人在没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的环境中生活。
03、及时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多有先兆,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一般都能防止复发。常见的复发先兆为:无原因出现睡眠不好、懒散、不愿起床、发呆发愣、情绪不稳、无故发脾气、烦躁易怒、胡思乱想、说话离谱等。
点击图片链接,了解更多详情↓↓↓
来源:台州晚报
这段时间,浙江台州椒江的陈先生一家陷入了愁苦之中,大女儿瑶瑶(化名)因为感情上受了挫,精神受了刺激,医院。医生表示,轻度的精神发育障碍疾病像感冒一样普遍,现在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患者逐渐增多。感情受挫,姑娘情绪失控,常常做出意外举动
前两年,瑶瑶谈了个男朋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父母却因男方经济条件不够优越不愿意答应这门婚事,于是两人就此分手。“刚分手的时候也只是觉得她不高兴,所以时常会跟我们发脾气,我们也没在意,就觉得她是不听话、叛逆。”陈先生回忆道,“过了几个月,她不知道从哪儿知道那个男生重新找了女朋友,情绪就变得很低落,时常抱着家里的狗坐在门口发呆,盯着马路上的车辆。”父亲自责:“她才26岁啊,都是我们的错”
看到女儿这么消极,陈先生夫妻又心疼又生气。“我们就觉得她没出息,也找了家里的亲戚朋友劝她,但是每次她都大发雷霆,有时候甚至还破口大骂。我们一生气就动手打了她。”让陈先生没想到的是,瑶瑶的情绪失控愈演愈烈。前段时间,她跑到马路中间拦过往车辆,严重影响到了别人的生活,同时还出现攻击别人的行为。这下,陈先生夫妻才发觉事情严重了。“我们送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说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了,建议我医院治疗。她才26岁啊,都是我们的错。”谈及此,陈先生自责不已。医生:精神疾病与心理承受能力有关
医院精神科主任徐桥介绍,精神疾病的发病既有先天遗传的原因,也跟病人的人格基础、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一般来说,如果个性偏内向、敏感,或者缺乏家人朋友支持,或者心理承受力差、抗压能力差的人,遇到应激事件的刺激,就容易出现精神疾病。”他说,若是有家族史的,发病率会更高些。“建议有家族史的,家人朋友应该有意识地做好预防,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应激事件对他们产生精神上的刺激。”徐桥说,“精神疾病在青春期后期发病率较高,不少人都是在20多岁时发病,精神疾病一定是越早干预越好。”出现这些症状时要提高警惕
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都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情况,不得不说我们的生活发展速度很快,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给了我们无法预知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其实很多人都生活在焦虑当中,即使我们看上去非常放松的人,也可能在某一天就出现这些问题。不过这两种疾病其实是相互分开的,但是症状上却比较相似,那么如何区分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呢?徐桥介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缺乏对疾病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认知力,还会丧失社会功能和劳动力,而心理疾病是可以进行疏导调整的,患者是有认知力的,他们愿意配合治疗。台州天台县的王先生(化名)今年35岁,在机关单位上班。由于工作压力大,去年他开始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性格有点内向的他与同事相处时不是特别融洽,慢慢的,他开始疑神疑*,有时候甚至出现“被害妄想症”,总觉得同事都挤对他,领导给他“穿小鞋”。幸运的是,王先生的异常表现,被家人早早地注意到了。在家人的陪伴下,王先生开始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经过诊断和评估,王先生这些表现是精神分裂的前兆。在几个月的治疗后,他逐渐恢复了正常,也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发现得早,治疗得及时,所以王先生的状态恢复得还不错,而且重新回去上班,也没有人发现他之前出现的那段‘插曲’。”徐桥说,“一般早期的精神疾病,如果早干预早治疗,治愈后可以维持很久,甚至有很大几率可以治愈。而晚期的话,经过科学的治疗,90%也都是能得到缓解的。”据介绍,有睡眠不好或是失眠、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性格与原先相比出现很大反差甚至判若两人等,这些都是精神疾病早期的症状。徐桥提醒,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预防精神疾病,要从心理疏导开始,当发现出现心理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排解或寻求帮助。心理体检很有必要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一些抗压力强的人可自我调节,但那些抗压力弱者,无法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困扰,长期积累可能诱发抑郁、焦虑、心境障碍等问题,甚至产生精神分裂、消极的自杀观念或行为。徐桥表示,进行心理体检很有必要,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或情绪问题,并寻求专业帮助。另外,他还建议,日常生活中,当产生不良情绪时,一定要及时进行自我排解,保持豁达开朗、积极的心态,培养抗压能力,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进行改善和调节,还要适当交友,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适当吐槽和交流也有利于负面情绪的排解。同时,还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远离不良嗜好。但如果经过自我调节、自我放松、运动泄压后,负面情绪仍然没有缓解,并且不断加剧或持续地存在时,就应当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患者周围的家属亲人如果发现患者正在面临和经历负面情绪,一定要多给他(她)尊重、关怀和支持。新闻多看点今天
一张美女照片被疯传
据传是来泉旅游的南京一新冠病*阳性检测者
事实真是如此吗?
编辑:蔡友志审核:王福敬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同感的点下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