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心理学与脑计划
TUhjnbcbe - 2020/11/17 19:19:00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刊序: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中国精神疾病发病率高达17.5%,大约有1.73亿成年人患有某种精神疾病,九成患者从未接收过专业治疗,其中万人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其余大多数是抑郁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障碍患者。本篇试图透过神经信息学以及影像等技术发展,来探讨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路径,以此帮助人们获得对于解决方案进展的一些窥探了解。

健茶责编|沈雁羚

健茶荐书联合单位:中南博集天卷文化

1.人类脑计划?

人类脑计划(HumanBrainProject,HBP)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又一国际性科研大计划,其核心内容是神经信息学(Neuroinformatics),包括脑(包括行为)和信息学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其目标是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将大量、不同层次的有关脑的研究数据分析、处理、整合与建模,建立神经信息学数据库和有关神经系统所有数据的全球知识管理系统,以便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研究、认识、保护、开发大脑。

2.精神科领域与人脑的关系?

一个成年人的大脑内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还有超过10^14个神经突触。大脑是生物体内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组织,是接受外界信号、产生感觉、形成意识、进行逻辑思维、发出指令产生行为的指挥部,它掌管着语言、思维、感觉、情绪、运动等高级活动;同时,它也是极为精巧和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人体内外环境信息获得、存储、处理、加工和整合的中枢。从症状表现来看,精神疾病的发生应伴随着大脑器官的病变,或功能失调和异常,如果能通过研究大脑,在各个层面阐明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便能更精确地识别、诊断精神疾病,寻找到可能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并通过对因治疗而使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改善和痊愈.

3.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的定义是: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疾病是造成个人、家庭与社会负担最重的一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计算,在世界疾病负担排行榜前5位的疾病中,有4类疾病都是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这些疾病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疾病。

4.目前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路径是什么?

目前,在国际精神病学领域,临床诊断和相关研究主要使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0fMentalDisorders,DSM)、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Statistic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andRelatedHealthProblems,ICD),以及研究领域标准(ResearchDomainCriteria,RDoC)进行精神疾病或障碍的诊断和研究。DSM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是一本在美国和其他国家中最常使用的指导精神疾病诊断的手册。DSM与国际通用的ICD是相同步的,后者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它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组合,并用编码方法来表示。DSM历经五次改版。DSM-5于年5月18日在美国问世。而ICD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也是第十次修订本,被统称为ICD-10。

临床上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一般是通过一系列基于精神疾病诊断相关手册的量表来筛查,如: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依据患者的精神症状来初步判断,尚缺乏有效用于临床的客观标志物,然而有时临床上在对这类精神性疾病确诊时依然需要结合一定的生物检查来判断。

5.目前精神科领域临床诊断的困境是?

大部分精神疾病的发生理论上应伴随着大脑信息或结构的改变,而目前尚缺乏确切的证据证明某一精神疾病的标志物或标志改变;其次,大脑发生的这种改变常常过于微观且不具有特异性,因此难以通过影像学等手段来确诊精神疾病;再次,对精神疾病的界定与判断没有特别精确和绝对的标准,且很多精神疾病甚至共存且互相关联(如抑郁和焦虑常共存),通过现有手段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也常常会造成误判的结局。

6.哪些技术发展参与了这个解决方案?

(1)影像辅助检查

精神影像,特别是精神放射影像的发展为发现精神疾病的客观标志物带来了契机。精神影像学是使用影像学的方法研究精神疾病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个集合了临床精神病学、心理学、脑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及物理学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领域。

以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为例,MRI愈来愈发挥其在精神影像中的重要地位。抑郁症目前是全球疾病负担排名第三的疾病,预计到年抑郁症将在人类疾病负担排行中排第一位,占全球所有疾病负担的10.3%。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高,且难以治愈。

MR白质纤维示踪技术揭示了抑郁症患者自杀相关的神经信号通路异常,发现其连接大脑背外侧前额叶及眶额叶皮质和丘脑的内囊前肢纤维明显减少,且这种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与其自杀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为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行为的评估提供了客观影像学检测指标。而在疗效预测方面,功能磁共振可鉴别难治性和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存在丘脑-额叶神经信号通路的异常,而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存在边缘-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信号通路的异常。此外,HMRRC前期研究发现,重大应激事件经历后的抑郁症高危人群存在大脑边缘系统-纹状体-小脑功能连接减弱,且与抑郁症状相关。

图.正常大脑MRI

(2)生化检查

大量研究表明伴随着精神疾病的同时,也应存在特定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目前,临床上也常选用酶、神经递质以及环核苷酸等生化指标的测定来辅助诊断精神疾病。

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都有遗传易感性,也即与酶或蛋白质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如脑脊液中的酶的浓度只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对脑脊液中的酶的活力进行测定可推断出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病变。

神经递质对于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重要角色。如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的内啡肽含量会出现明显差异。

环核苷酸的代谢异常会引起递质功能的失调,进而扰乱神经系统的活动,导致精神异常。研究表明,环核苷酸的代谢异常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者躁狂症。

有关研究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的文献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几乎都会出现代谢异常,其中异常指标包括血压、血糖、甘油三酯、HDL-C等。而这些代谢指标的异常都将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用药依从性,严重危害躯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

(3)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应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精神疾病相关的整体蛋白表达变化,对于阐明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明确精神疾病的诊断以及指导精神疾病的药物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蛋白质组学技术还能够从整体、动态、系统的水平上定量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变化,为阐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受体相关的信号复合物,蛋白质数据库能根据蛋白质点的强度反映一种疾病的过程变化,因此可以将蛋白质用作特定反映或疾病的替代标志物。通过体液或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找出这些特定的蛋白质标记物即疾病特异性蛋白(diseasespecificproteins,DSPs)。例如,科学家在AD患者的脑脊液中检测到载脂蛋白E(ApoE)、Tau蛋白、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乙酰胆碱酯酶均异常表达。这些差异蛋白质是有助于筛选诊断AD的疾病特异性生物标记。

(4)神经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是把人的感知、记忆、言语、思维、智力、行为和脑的机能结构之间建立了量的关系,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问题。神经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诊断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均属于主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这二者在临床中很难真正的鉴别,但二者存在一定的程度不一的神经心理学损害。精神分裂症可引发广泛的神经心理障碍,并且出现严重程度不一的认知功能受损,也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如执行功能、记忆功能、视觉功能、言语功能等方面表现出选择性缺陷损害。常见的双相情感障碍者认知缺陷主要累积注意力、执行功能、小范围言语和记忆能力等。双相情感障碍在躁狂发作时,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程度比抑郁发作或稳定时期明显加重。对比研究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发作时的记忆能力,发现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作是基本一样,均有神经空间广度上的受损。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均存在弥漫性、持久性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但前者会表现的更为普遍及严重。

除此之外,精神疾病的诊断还涉及哲学、伦理等多个方面。我们认为对精神病的判断,是基于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伦理的判断,这是由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的。从致病因素来看,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因素、身体各器官的性状等所涉及的是科学方面的问题,必然需要科学的认识,而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必然涉及社会的评价尺度,涉及文化的和伦理的判断。科学的判断只是揭示某一行为或思维异常的原因,但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行为或思维异常是否是疾病,却并不是由科学的判断所决定的,而是由伦理判断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伦理的判断在精神疾病的认定中是决定性的,而科学的判断是基础性的,是做出伦理判断的基础。

人类大脑的复杂程度远超出想象,即使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仍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临床诊断精神类疾病的标准存在一定争议,相关的生物检查也不够明确与充分。英国卡迪夫大学精神病讲师迪恩?博内特曾说过,人脑是宇宙最复杂的东西,脑内众多组成部分与整个人体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作用。尽管科学家承认,人类距离真正的人造人脑仍有漫漫长路,但可以肯定的是,科学家让我们实现远离精神分裂症、孤独症、抑郁症等影响全球数以百万计人的疾病,又向前迈了一步,我们期待着关于精神疾病诊断的进一步发现。

参考文献:

[1]KheirbekMA,KlemenhagenKC,SahayA,etal.Neurogenesisandgeneralization:anewapproachtostratifyandtreatanxietydisorders[J].NatNeurosci,,15(12):-.

[2]ParelladaM,PenzolMJ,PinaL,etal.Theneurobiologyofautismspectrumdisorders[J].EurPsychiatry,,29(1):11-19

[3]DavidG.Pearsona,CatherineDeeprose,SophieM.A.Wallace-Hadrill,StephanieBurnettHeyes,EmilyA.HolmesAssessingmentalimageryinclinicalpsychology:Areviewofimagerymeasuresandaguidingframework,ClinicalPsychologyReview33()1–23

[4]DavidN.Kennedy,StevenM.Hodge,YongGao,ChristianHaselgrove,JeanA.FrazierTheInternetBrainVolumeDatabase:APublicResourceforStorageandRetrievalofVolumetricDataNeuroinformatics.Authormanuscript;availableinPMCAugust13

[5]张豪丽生化检测指标与精神疾病诊断关系的探讨心理医生杂志年11月(下)总第期

[6]肖巍精神疾病诊断“有效性"的哲学探讨医学与哲学年11月第37卷第11A期总第期

[7]龚启勇广精神影像的发展与临床应用前景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年9月12日第31卷第17期

[8]师乐,李素霞,邓佳慧,陆林《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谱系障碍的变化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第41卷第4期

[9]冯坤,罗庆华,高玉峰,蒙华庆蛋白质组学在精神科学领域的应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34卷第2期

马瑞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神经心理学比较研究进展临床医药文献杂志,4(40):-

健茶书讯|联合品牌:中南博集天卷文化

作者简介:

吕克·费希(LucFerry,—),法国哲学家,年—年担任法国教育部部长,曾获得美第奇奖、让-雅克·卢梭奖、今日奖等。担任许多知名杂志主笔,以及法国电视哲学节目《哲学种子》主持人。他也是颇受好评的哲学普及作家,出版了《学会生活》《宗教后的教徒》《新生态秩序》《人神:生活的意义》等三十多部作品,被翻译到世界各地。

荐书一二:

此书获得年傅雷翻译资助,具有学术价值。还未上市即被北京大学列入研究生讨论书目!科学家李淼、江晓原,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荐书!作者为法国前教育部部长,同时也是哲学家和畅销书作者。

外媒报道:

我们会精选五位留言的粉丝进行书籍赠送。

请您在留言区留下自己对于生物科技的理

解看法。并附上邮寄地址姓名和联系方式。

ID:大医编专业医学学术内容平台

ID:健茶健康科普内容平台

健茶刊发内容未经书面允许可授权禁止转载及使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学与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