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
让我们暂时把分析家放在一边。谵妄的精神病学讨论是关于谁的,它是寻求以现象学的、心理发生的还是器官发生的为中心的?例如,一个克拉伦波式的异常透彻的分析意味着什么呢?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查明谵妄是否是一种器质性现象的问题。这似乎应该可以从它的现象学中被识别出来。这些都很好,但是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
病人说话吗?如果我们不区分语言和言说,那是真的,他说话,但他说话就像那些会睁开眼睛,闭上眼睛,喝水等等的复杂的玩具娃娃一样。当一个克拉伦波分析这些基本现象时,他就会在这些现象的机械的、匍行性的结构中寻找它们的特征,只有上帝才知道什么是语词新作。但即使在这种分析中,人格也从来没有被定义,而总是被假定的,因为一切都依赖于最初可理解性的观念性的(ideogenic)特征,依赖于情感及其语言表达之间的联系。这应该是不证自明的,这就是论证的起点。我们被告知这个——所发生的事情的自动特性是可以通过现象学来证明的,这就证明了这种障碍不是心理发生的。但这种现象被定义为自动的却与一个心理发生的参照本身有关。也就是假设一个人自己理解自己,自己观察自己。否则,其他现象又如何被理解为异己的呢?
请注意,这不是自莱布尼茨以来,使所有哲学家陷于停顿的经典问题,至少自意识被强调为确定性的基础以来——一个思想,要成为一个思想,必须想到它自己正在思考吗?所有的思想都必须意识到它正在思考它在思考的东西吗?这远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会立即导致无穷无尽的镜子游戏——如果思想的本质是思考它在思考,那么就会有第三个思想来思考它自己在思考,以此类推。这个从未得到解决的小问题本身就足以证明,在对其自身一览无余的思想现象中,主体的基础是不充分的。但这根本不是这里讨论的问题。
一旦我们允许主体拥有像寄生现象这样的知识,也就是说,主观上没有动机,被写入了机制的结构,被认为是假定的神经通路的紊乱,我们就不能避免这样一种观点,即主体有一个在他自己的机制中实际发生了什么的内窥镜。这是所有将主体发生的现象以内在器质性现象为中心的理论所必须具备的。弗洛伊德对这个问题的抨击比其他作者更巧妙,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主体在某个地方,在一个特殊的点上,能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内窥。
当主体认为他可以内窥到在他的胃里或肺里发生了什么时,没有人会对认为这是一个或多或少谵妄性的问题感到惊讶,但当涉及到大脑内的现象时,这就是一个更困难的问题了。作者们被迫承认,虽然通常并没有意识到,主体对神经纤维系统内部发生了什么有一些内窥。
分析家解读:
克拉伦波Clérambault是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病分类学的创建者,这里指像克拉伦波那样的分析。
参见精神病问题之理解的幻象(上)
拉康在这里揭示出从现象学出发探讨谵妄的矛盾性。
莱布尼茨Leibniz,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反对笛卡尔,认为有些想法是没办法被意识到的。
拉康在这里批判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批评现象学关于意象的澄明性,他们认为自我观察可以无限抵达,是以此为基础的。
这里拉康在批判对于精神现象器质性发生的观点,他指出,如果从这种观点出发,认为人能够反思自己的思想就如同认为人自己可以内窥到自己脑内神经纤维的运作一样。
■整理:小鱼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