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
是要读这本书的人
精神病学导读
——精神病学与精神障碍
psychiatry
精/神/病/学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延
展
由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点和复杂性,精神病学往往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社会文化(社会精神病学,即从社会学、文化差异的角度,研究精神疾病、行为问题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司法问题(司法精神病学,研究精神障碍病患者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评价或鉴定精神病患者违法行为的责任能力与安置问题的一门学科)、特殊人群(如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等。近年来新型精神药物层出不穷,改善了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精神药理学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特色。作为精神病学最基础的部分,精神病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对异常思维,情感体验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等,并研究精神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深层心理活动等的关系;而从生物学角度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又成为了精神病学的另一主要分支——生物精神病学。
现
状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精神卫生需求的增加,当前精神病学的服务对象与研究对象也有明显的变化,重点从传统的重性精神障碍(psychosis),如精神分裂症,渐向轻性精神障碍,如神经症性障碍、适应不良行为等转变。同时,服务模式也从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管理(医院创伤病房),而且由于新的精神药物的出现,对康复及复发预防的重视,精神障碍患者的预后已大为改观。因此当代精神病学的概念已远远超过传统的精神病学概念所覆盖的范围,许多学者认为应将”精神病学”改称为”精神医学”似乎更为贴切。实际上国内(包括中国台湾、香港)近年来出版的专业书籍均将”psychosis”译为”精神医学”这种表达既能较好的涵盖主要内容,也减少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误解与歧视。
mentaldisorder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有典型的认知(特别是记忆)方面的损害,抑郁症有明显病态的抑郁体验,而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的主要特征是多动。这些认知、情绪、行为改变使得患者感到痛苦、功能受损或增加患者死亡、残疾等的危险性。传统上精神障碍根据有无所谓的器质性因素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脑炎,慢性脏器衰竭所致的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障碍,后者又分为重性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轻性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应激所致的精神障碍)。还有一类起于早年,可能持续终身的精神障碍(如儿童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
现
状
国外研究表明25%--30%的急诊患者是由于精神方面的问题而就诊。在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生某个时段中住进精神病院,约1/4~1/3的人群将因精神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我国目前精神病性障碍约有万,抑郁症患者约有万,识别率、治疗率较低,这是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的巨大挑战之一。
BOX
总/之
应当指出,精神(心理)健康(mentalhealth)与精神障碍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谱(continuum),精神健康与躯体健康同样重要。可以说,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对精神健康的定义不一,可以理解为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精神健康是个人安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良好的人际交往、健康的社会关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