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到来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性,它的出现会波及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的伤害到了患者的健康,朋友们需要多了解一些精神分裂症的知识,特别是要将这种疾病的治疗措施了解透彻。
精神分裂症的措施会是什么呢?
1、个别心理治疗:是根据患者个人的临床情况、应对能力及个人意愿,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干预,以减少复发,减少社会应激,增进社会及职业功能。
理想的个人心理治疗最好以富于同情、善解人意的持续性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结合各种不同的治疗技术,其具体治疗目标应按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规划,较适合于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技术有激励疗法和行为治疗等。
2、艺术及职业训练:音乐、艺术、职业及其他活动的治疗,在促进患者重新接触现实世界方面是很有价值的,缄默、孤独、木僵的患者,往往会对音乐和舞蹈做出反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促使这类患者慢慢与现实联系。
这些辅助治疗一般在同其他方法相协调时最能发挥作用。
3、家庭干预:家庭干预的一条指导性原则是家属应尽最大可能参与并投入到心理治疗中。通过对家属的教育、指导及支持可使患者获益。家庭干预的目标包括降低复发、改善功能、减少家庭负担,以及提高家庭功能。
所有方法均强调家庭参与治疗和齐心协力的重要性。常见的方法有关于疾病及其病程的心理教育,训练应对能力及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改善交流及减少应激。
一般采取心理教育及行为治疗,有条件时,也可进一步为他们创造有利的环境,帮助患者朝独立生活的方向迈进。
精神分裂症自我调节时,患者应该忌喝酒吸烟,烟和酒均具有刺激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列为禁忌,大家都知道,烟酒是伤身的,忌单独外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独外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应予避免,家属严加陪伴守护。
精神患者由于精神不正常,不能让其单独外出。精神分裂症自我调节中,忌看惊险、凶杀、悲剧性的小说、画报、连环画、电视、电影等等,以免增加患者的刺激,加重患者的病情。
忌悄悄把药积蓄起来,有的患者有自杀的念头,悄悄把安眠药等药物积蓄起来,到时一次性吞服,造成自杀。因此,家属对其举动应加监视,应将药品妥为保存,每次按剂量发给,亲眼看见患者服下。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标准是什么呢?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住院时间要根据病人所患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治疗较快,青春型、衰退型、单纯型和残留型精神症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
在我国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住院时间一般为1~2个疗程,1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药物疗效的时间要在精神药物药量加到足剂量6~8周后,如果精神症状改善明显,则说明药物有效。
因此住院前3个月通常为精神分裂症急性治疗期。
而对于一种药疗效欠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衰退型、单纯型和残留型的患者,这一过程还要长一些,在急性期治疗期间,主要是治疗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意志行为退缩等精神症状。
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此治疗期后达到临床康复的标准,即精神症状消失,思维逻辑正常,情感协调,部分恢复生活能力、劳动能力等社会功能,自知力(对自己病情的认识程度)全部或部分恢复。
此外,在急性期药物治疗后就进入巩固期和维持治疗期。
巩固治疗期是急性治疗期后6~9个月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需要原有的药物剂量继续巩固治疗,并锻炼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目前大部分患者在家庭中度过这一巩固治疗期。那么作为家属就要协助患者完成这一治疗阶段,首先,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在出院1医院复查1次,第2、3个月可以半个月复查1次,3个月以后1个月复查1次。
其次,督促精神分裂症患者规律安排个人生活,按时作息,每天要有一定的劳动能力锻炼,如料理家务等。
还要锻炼患者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让他们自行买菜,到亲戚朋友家做客等。锻炼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返社会的能力。
巩固期过后就是维持治疗期,在这一时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减药,患者可以完全回归社会,正常地工作和学习。
家属要注意的是患者有无疾病反复的迹象和情绪波动,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自卑,担心病情反复,怕别人看不起等抑郁情绪体验,如果有这些表现,家属要及时带患者看医生,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标准是什么?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时候患者除了需要长期服药控制之外,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最主要的要观察患者的心理是否正常,并且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这样才能避免精神分裂症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