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超
家长的一举一动都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对年轻学子皆出身书香门第,双双被保送到名牌大学就读,且先后到美国读研,也有了稳定的工作,获得永久居留权,并在异域结为连理,有了一对聪明的儿女。这样的家庭该是淡定尤忧的了,可是恰好就是这样的“优秀”家庭,因为家庭主要成员的心理缺陷,造成三个家庭三代老小都陷入了心灵的苦难之中不得解脱。
书香隔断了自然的馨香
父母交往的大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他们从小就被限制在极小的“圈子”里当乖乖女和文静儿郎。在这样的家庭里,出类拔萃是必然的,也是惟一的出路。长江边长大的孩子,最大的乐趣都在沙滩上和水湾里。男孩子游泳、捉鱼、捞虾,女孩子则在沙滩上过家家,在退潮后的水洼里捉小鱼、抓螃蟹,在浅水湾里嬉水,童年的伊湘希望和同伴们一起去江边沙滩寻找无尽的乐趣,可总被母亲阻止。教授,应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有严重抑郁倾向的人。
也许结婚对于他来说只是个人生程序,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就是挣钱挣名分。他的全部精力都用于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铸造他的教授品牌。他如愿以偿了,奋斗到中年的时候,就成为了名牌大学的知名教授。妻子两次怀孕生产,对于他来说,兴奋的程度比不上他出版一本论文集。两个孩子出世之后,都是请保姆带养的,做父亲的甚至都难得抱抱女儿。在儿女的眼睛里,父亲就是老虎,书房就是虎穴,每天在家几乎都是屏住呼吸,蹑手蹑脚,生怕惊扰了父亲。伊湘是姐姐,自然比弟弟更加压抑,她在学校很少与人交流,只是埋头学习。
在父母看来,女儿的内敛是颇为欣慰的事情。毛楚的父母也是在专业领域有突出建树的教授,对儿女教育缺乏情感滋润。毛楚出生之后是由奶奶照顾的,和父母保持着不太亲密的关系。在他的童年和少年的世界里,除了书本还是书本。父亲和母亲恨不得他是个少年大学生,满足他们拥有一个神童儿子的虚荣。可是毛楚不是神童,他时常做一些父母禁止他做的事情。比如他时不时地和同学到河滩江水里疯狂一回。在他看来,即使被发现了,男孩的皮比女孩子的厚实,即使是付出痛揍一顿的代价,似乎也是值得的,少年的毛楚依然偷偷玩得开心。
抑郁掀起冰山的一角
伊湘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进了上海的名牌大学,那时候她才17岁。她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情绪出现了异常,异常的情绪常使她无法正常听课,她和同学们基本没有交流,每天只能躲在图书馆里看书。伊湘的问题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直到伊湘出现严重的精神紊乱,食不甘味夜不安寝,无法坚持正常生活的时候,父母才知道女儿患上了一种叫抑郁的病。看了心理医生,效果并不显著。因为,偷偷摸摸地去看心理医生的行为,更给伊湘的精神以巨大的压力,因为她以为自己患了精神分裂症。在美国,心理的疾患是可以公开治疗并且是受到人们关爱的。但是,因为伊湘受国内观念的影响,还是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她不敢正视自己的病情,甚至不承认自己有抑郁症。
伊湘更是在丈夫面前表现自如,伊湘的父母也有意淡化和遮掩女儿的病史,这无疑都是潜在的压力。在极度压抑的日子里,毛楚和伊湘的龙凤胎儿女出世了。应该说,伊湘的母性意识是十分强烈的,然而产后抑郁症是她面临的最大危险。正常的产妇,在生产后的头20周内,是很容易因抑郁而产生精神分裂的,伊湘却挺过了这一关。但是,随着儿子和女儿一天天长大,伊湘的性格变得不可捉摸,脾气时好时坏。高兴时像个孩子,愤怒时像头母狮,她的喜怒无常把一双儿女训练得像被老猫逮住的小耗子。
母亲迟来的悔恨
伊湘结婚之后,父母算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女儿嫁出去了,那段曾经的抑郁也没有什么问题了。可是母亲出国去探亲才发觉问题更严重了。伊湘的家乱极了,因为伊湘根本就没有料理家庭事务的能力,衣服、被褥、书籍和孩子们的玩具......统统搅和在一起,到处都是。母亲建议伊湘请一个保姆来帮忙,但被她拒绝了,她的理由是她的家庭不要外人掺和。孩子的成长环境就更遭了。伊湘常常训斥孩子,稍不如意她的巴掌就会落到孩子们的身上。母亲劝过伊湘,希望她对孩子耐心一点,伊湘不但不听劝,反而对着母亲大吼:“你没有能力管好自己的孩子,还想管我的孩子?”
年幼的孩子,对自己的姥姥有一种天然的亲昵,尤其是在妈咪的严厉管束下,姥姥这里就是“避风港”。可是伊湘对母亲的态度是:“不许你碰我的孩了。就是你把我教育成这个样子的,我不会牺牲我的儿女来满足你的虚荣。”面对女儿的极端,母亲幡然悔悟。是母亲畸形的爱害了她。母亲希望和女儿沟通,做些心理健康的疏导治疗,可是女儿不理睬她。她希望和丈夫一起来做一些用爱唤回女儿的温情的努力,可是当了一辈子甩手掌柜的丈夫则认为妻子是庸人自扰,说:“女儿一家子在美国生活得好好的,哪里来的毛病?”
她希望和毛楚的父母探讨,但是,担心毛楚把妻子的问题放大,提出离婚,那就是害了女儿一辈子,更害了两个小外孙,所以只好把这个想法咽回肚子里。这位母亲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本来怀着赎罪的心理,她情愿像女佣一样为女儿做着繁重的清洁工作,只要能让女儿多点时间休息,少一些烦躁,让两个外孙的成长环境尽量健康一些。可是,女儿觉得母亲做的事情根本就不符合卫生标准。尽管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但伊湘每天都对母亲横挑鼻子竖挑眼。为了平息女儿的怨气,她只好回国了。
结语:
总之,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失败教育的故事,只不过,伊湘在国外,更加没有父母补偿的机会,给父母空留一腔悔恨。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这件事中完美的展现了。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