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精神疾病相信多数人是略知一二的,今天给大家的就是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可以说它和抑郁症可以平起平坐,甚至它要比抑郁症还要严重,它的治愈难道很大,有些患者甚至终身不能自理,无法正常的融入社会,只要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是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的,很多患者因为某些愿意不去治疗从而让疾病更加严重,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为什么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难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误区又有哪些?希望以下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狂躁不安偏执、抑郁、焦虑、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
精神分裂症反复不愈的五大误区?
1、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丧失自知力,不能早发现症状:多数的患者会出现丧失自知力,患者不会认为自己患有这种疾病,不能早期发现,并且多数的患者拒绝治疗。
2、病耻感不愿意去治疗,自我判断病情程度:现如今还是有很多人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有偏见以及歧视,即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发现了症状,也会羞于就医,而自我判断病情,医院的检查明确。
3、长期依赖药物,结果出现毒副作用甚至是其他疾病:在治疗的过程当医院治疗方案,单纯拿身体来试药,使用西药控制病情,导致后期停药就复发,病情反反复复,甚至是肝脏出现了问题,从而出现了其他的疾病,加重了身体的负担。
4、病症消失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复发甚至是加重:很多患者感觉自己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就私自停药了,如果说病真的好了可以,但是如果疾病加重了,治愈的难度也就加大了,温馨提示大家不遵照医嘱很难治愈,很可能适得其反。
5、病急乱投医,医院治疗:精神疾病大多数还是不了解,在出现症状急于求医,医院进行诊断,凭借医生简单的面试或者心理测试,便下了诊断,从而导致治疗不对症不彻底。
下面根据大家的评论问题给出解答
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6.2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16.4%,男女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者所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39.2%。由此看来,精神分裂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生的子女都患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素质和环境中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为这些易感人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对他们的不良刺激,从而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精神分裂症可不可以不吃药?
不能,精神分裂症患者会需要大量的药物来治疗患者的疾病的,专家称精神病的主要医治办法,一直维持量服药医治是最有效的防范反复发作措施:临床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反复发作与自行停药有关。
精神分裂症如何治疗?
1、精神分裂症的话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用药物控制,等到病情稳定之后再慢慢的减少药量,并且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去做心理辅助治疗,因为很多的时候精神分裂症会再次复发的话,就是因为心理因素引起的,所以药物一定要吃。
2、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吃药,不要说吃药吃了几天感觉比较好了,就自行的停药了,这样的话是会导致病情反反复复的出现的。
3、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治疗还是要从心理治疗的方法治疗,才能达到指标又治本的效果,如果只是控制住了病情不治疗心理疾病的话,那么一旦压力过大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复发的现象,患者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
如何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处?
1、帮助患者持续服药:目前精神医学发展的现状来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仍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途径。临床实践证实,精神分裂症般需要铰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平均为1-5年不等,巩固期服药量并不大,但却可以预防病情波动或复发。所以,患者家属要保证病人按时、按量服药,确保咽下后方可离开。对不愿意服药的病人,要耐心开导,向他们讲述服药的重要性,同时要仔细观察病人服药后有否副反应,如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粒细胞减少、皮肤过敏等。发现上述症状要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平时要多加照顾,重视恢复社会功能: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帮助病人料理一日三餐及洗漱、穿衣等。对行为退缩和言语行为紊乱的病人,应进行行为语言训练,使病人学会自己料理生活。治疗效果稳定以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可以胜任一些职业,而且,从事工作不光带来收入,还可以提升患者自信,自我价值感,对于预防复发也有好处,家人要定期咨询医生,相信患者,鼓励患者回归社会。
3、语言上要和蔼有耐心,要关爱患者的心理:讲述时态度要和蔼,不要有讥笑、讽刺的言行。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言语、情绪和行为表现,当患者出现恐慌、紧张、愤怒及冲动行为时,要加强护理,必要时给予暂时的安全护理,以确保安全。
总之,家里要对患者有足够耐心、包容、接受,努力帮助患者回归社会,这样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