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抑郁这一词被频频提出,从前人们将抑郁归于不好的心情而未重视它,而现在随着人类情绪研究的开展,科学界已经将人类情绪障碍定性成疾病,如抑郁症,躁狂症等。今天小编要与大家所探讨的主题,就是准妈妈可能会落入的围产期抑郁。
围产期是什么呢?
WHO对围产期的定义是:围产期为从妊娠第22周(天)开始,到孩子出生后一周结束。
那么围产期抑郁又怎么与后代精神病有关联了呢?
近期,RamyaSrinivasan、RebeccaMPearson等学者在Lancet的子刊LancetPsychiatry发表题为“Maternalperinataldepressivesymptomsandoffspringpsychoticexperiencesat18yearsofage:alongitudinalstudy”的与孕期妈妈相关的文章,其中文译文为《纵向研究:产妇围产期抑郁症状和后代18岁的精神病经历》。研究表明,孕期妈妈在围产期若经历了抑郁,那么她们的后代在18岁报告具有精神病症状的可能性更大。
对万名孕妇产期抑郁评分的研究
精神病,一个连续体
作者在进行研究准备之时,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精神病最好视为一个连续体,并且未达到精神病标准的精神病经历在青少年与成人中比从前认识的要多得多。同时,还发现以下证据:
儿童时期报告患有精神病经历的儿童和成人在成年期患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的风险较高。产妇围产期抑郁症对儿童发育的多个方面都有不良影响,包括社会,情感和认知功能,并且与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后代抑郁症状有关。在此之前,JonesPB团队于年AmJPsychiatry发表文章表明,成年后代的孕妇精神分裂症与孕期抑郁症有关,然而,这种情况只在有家族史的人中观察到,也就是说,这并不代表了普遍适用。
基于以上,作者决定展开此次研究,探究围产期抑郁与后代精神病经历的关联与适用性。
本次研究中,作者团队使用了雅芳父母与儿童纵向研究(ALSPAC)的参与者样本。样本中包括了居住于AvonHealthAuthority的名预计分娩日期在年4月1日至年12月31日的所有孕妇。
采用形式为:精神病样症状访谈(PLIKSi)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评分表示确有联系
图中,左列告诉我们在所有参加本次实验的妈妈中有12%的人EPDS得分大于12分,中列与右列则是关于后代的描述,有精神病经历的人占总数的1%。两个model列则给我们显示了其中的相关性(model1为原始数据,model2为校正数据)。
其中,OR(oddsratio)越大,则二者相关性越大。而OR的第一列为标准值,可见大于12分组别的OR值达到2.24居于最高,相关性是最高的。同时,P值越小,则越可靠。二者共同告诉我们,母亲的抑郁评分与后代在18岁时的精神病经历存在关联。
围产期抑郁与后代精神病经历确有关联
结果表明,围产期抑郁症评分高的母亲的后代更有可能报告精神病经历。此期间的母体抑郁症可能会影响糖皮质激素,进而影响胎盘功能、胎儿发育、表观遗传与免疫功能,从而引起精神病经历。尽管在这次实验中有人员流失,造成实验的局限性,但是团队使用多次插补调查流失的可能影响,也没有改变这次的结论。
END
围产期精神病是相对比较新的精神病学领域,为的是更好地检测和管理围产期中的精神障碍,以减少儿童出现不良结果的几率,并减少精神障碍的代际传播。
维护母亲在孕期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在这个母亲的身心护理渐渐提高的时代中,我们也应该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