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孩子一个没有暴力伤疤的动画世界
> 教育信息 > 正文
还孩子一个没有暴力伤疤的动画世界
时间:2013-10-19 作者: 来源:
讯(:王霞) ■儿童接触暴力内容与侵略性人格心理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对一切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内容,必须无条件地说不。
■健康的动画世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市场与产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底线与文化安全问题。
近日,《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国产动画片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特别 点名 ,称片中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据统计,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喜羊羊被煮过839次,被电击过1755次。一时间,有关动画片的暴力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接触暴力内容与侵略性人格心理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尤其体现为对暴力本身的模仿和脱敏趋势。不适度的暴力内容还会影响儿童的价值观形成,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暴力是解决现实冲突的最有效手段。当《熊出没》中的电锯成为热销的儿童玩具时,当孩子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 烤全羊 情节而烧伤伙伴的事故上演时,动画片中的暴力问题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公共安全问题。
除了最直接的肢体暴力和冲突暴力,当下动画产品中还弥漫着各种变着花样的隐性暴力。《熊出没》中光头强无休止的低俗脏话,《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价值观严重缺席,《虹猫蓝兔七侠传》中充斥着大量的成人化内容 这些隐性的灰色的暴力形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图式和行为模式。
在市场利益和社会责任面前,并不存在所谓的 平衡 问题。对一切不利于儿童成长的内容,必须无条件地说不。如何打造一个没有暴力伤疤的童话世界,在对暴力的科学认知和合理评估的前提下,铺设一定的 安全防线 无疑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在行*主体那里,应该对暴力、低俗、危险情节和不文明言语给出严格的评定标准,以此强化动画产品生产的监管效度和行业自律。除了广电部门和播出机构的审查与监管,监管还应该分流到一些独立的社会中间组织,正如德国设有专门的行业性监控机构以防止未成年人遭受不良信息侵染。此外,防止暴力内容的隐性伤害,还需要给孩子一个强大的内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必须在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上有所作为,即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儿童在暴力面前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是否意味着要将所有暴力内容统统 打入冷宫 ?情况远远没有那么糟糕,不至于谈 暴 色变。其实,动画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产品,而文化产品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和逻辑,一定的暴力内容是情节推进和主题生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们呼吁那些纯粹而干净的动画片时,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动画片的想象空间和美学体验为代价,否则便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暴力干预。殊不知,《猫和老鼠》、《大力水手》、《黑猫警长》、《铁臂阿童木》等国内外的优秀动画片也含有暴力内容,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并不是暴力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在暴力的 量 与 度 上给出了一个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科学回应。
儿童认知心理学表明,一种暴力形式如果积累到一定的数量程度且被反复使用时,才会诱发儿童的模仿行为。同样,在暴力呈现与表达上,如果暴力仅仅作为奇观和噱头元素 出场 ,无法在叙事学意义上与主题价值建立某种逻辑联系,这样的暴力内容才容易影响儿童的心智成长。纵观《熊出没》、《喜洋洋与灰太狼》中各种变着花样的暴力形式,我们看不到暴力与价值之间的对接关系和叙事逻辑,这样的暴力注定是一道没有精神生命的艺术伤疤。
显然,是否要断然拒绝暴力内容,这需要让科学说话,让实验说话,尊重文化产品自身的生产逻辑。其实,动画片并非单纯的儿童产品,其受众面是开放的、多元的。 老少皆宜 并非动画片的唯一衡量尺度,这便需要对动画片中的暴力内容进行必要的界定和限定。哪些内容适合儿童独立观看,哪些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哪些内容适合哪些年龄阶段的孩子观看,都给出了相对科学的心理学解释。
动画片不同于其他文化产品,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动画世界,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市场与产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底线与文化安全问题,因为那里储藏着有关文明与责任的全部逻辑和温度。由于处在心智发展的起步阶段,儿童对暴力内容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相对较弱,谁来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理当承担这一 使命 ,扮演好 守门人 的监管和保护角色,还孩子一个没有暴力伤疤的动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