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带,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而有一部分地区则气候炎热,气温高,湿度大,所以许多热带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发病率较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里,勤劳勇敢的傣族人民与其他边疆少数民族人民一道,在长期与各种疾病的斗争中,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并用自己的文字记载下来,即“挡哈雅”一医学手稿,而流传至今,为后人挖掘、整理、研究和发展傣族传统医药留下了丰富的、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被称为“植物王国”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为傣族传统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基础加上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成为了傣族人民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在与各种疾病的长期斗争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对各种疾病的复杂证状进行了反复的探索和研究,掌握了一些疾病的防治规律,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渐丰富了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并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医药理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药体系,对边疆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傣族传统医药基础理论的内容、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如下述。
一、人体、自然与风、火、水、土的关系
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佤,不可分割的联系,傣族传统医药学理论认为:风(傣语为佤约、今为“拢”)、火(傣语为爹卓、今为“怀”)、水(傣语为阿波、今为“南”)、土(傣语为巴他维、今为“拎”)是构成自然界物质的四种基本元素,人体生命的构成也离不开这四种基本物质,或者说是四种基本元素。
人体健康无病,就必须保持风、火、水、土四种物质元素的平衡关系,这里面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是人体内风、火、水、土四种物质的相互平衡关系;二是人体内的风、火、水、土四种物质与自然界的风、火、水、土四种物质的相对平衡和协调关系。如果这两种平衡关系中任何一种物质失调,或与其他物质元素失去平衡关系,人体就会生病。所以,自然界里的风、火、水、土保持了相对的平衡关系,那么气候就正常,万物也顺利生长,如该下雨时就下雨,该热的时候就热,该冷的时候就冷,这样就划分出了水源充足的雨季,气候温暖的或炎热的夏季,气候寒冷的冬季。人们根据不同的季节安排自己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不会因下雨过多而成涝,也不会因下雨过少而干旱,冷热正常,风调雨顺,万物生长茂盛,人畜发展旺兴,但如果大自然一旦失去风、火、水、土的平衡关系,气候就会反常,风不调,雨不顺,万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人畜也会生疾患病。
人体也一样,如果体内之风、火、水、土能保持相互的平衡关系,人就能健康成长,长寿而终。反之人体就会得病,比如因淋雨涉水,受风感寒,或饮食失调,导致人体内风、火、水、土失调,就会使人患各种疾病。因此,人体在保持体内风、火、水、土四种物质平衡关系的同时,要注意必须与自然界之风、火、水、土也保持相对的平衡关系,也就是要遵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些理论与汉族中医药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和养生法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傣族传统医药理论又从人体生理上赋于风、火、水、土丰富的内容,把人体器官各部分和生理活动分别归为四个“塔都”(傣语)。风为佤约塔(傣语)、火为爹卓塔(傣语)、水为阿波塔(傣语)、土为巴他维塔(傣语)。各塔都有着不同的内容,人体各器官的生理活动可通过以上四塔而表现出来。
用“塔拢”、“塔怀”、“塔南”、“塔拎”等四塔来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其中土(塔拎)包括了人体各部器官,故为四塔中最重要的一塔,可以说是四塔之本。
(一)巴他维塔
“巴他维塔”(土),代表着机体为头发、汗毛、手足指(趾)甲、牙齿、皮肤、肌肉、筋、骨、关节、心、肝、脾、肺、肾、胃,大小肠等20种脏腑和组织器官组成这个塔都。傣医认为它是人类生命发育生长延续的基础,是四塔中最重要的一个塔都,故称“四塔之本”。
土塔尤如世间大地,以野为性,能载万物,是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机能活动中,各脏腑又自有所主,如胃肠主受纳食物,消化水谷,化生并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肾管生水排水,同时产生其他生命物质,包括塔菲(相当于汉族中医所指的命门之火)、男女媾和(交配)之精气等;心脏掌握着血和神,是土塔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血液的运行赖心脏日夜不停地推动,因而得以往返周流不息,使各种“荒补”(养分)到达全身各部,另外傣医还认为,心除上述功能之外,一切精神、思维、意志活动均由心所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肺管出息入息,同时又是人体的水源,通过呼吸运动、“阿波”(apo),即体液的正常运行,以保护滋润心脏,协调和辅助心脏对血液的运行。病理状态下,如果人体各脏腑的机能失调,临床上则可见到心慌、心悸、不思饮食、消化不良、面黄肌瘦、筋骨无力、听力减退、视力减弱、大小便失禁等病象。傣医认为此因“土气不足”所致。临床上称作“害蚌哉献”。另如“土气”过盛时在临床又可以见到温觉消失或减退,全身或局部冰冷,僵硬疼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失眠,这种现象傣医称“害恼献”。
(二)阿波塔
“阿波塔”(水),代表着机体内的物质储藏,由胆液、口痰、唾液、水(体液)、血液、汗水、尿液、脂肪、脓液等12种物质成分所组成。水为有形之物。是一种流体组织,遍布全身各处,是人体重要的物质本源。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傣医明确地指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血液和其他各种物质的溶解剂,在体内起着滋养脏腑,保护组织器官的作用。水血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补偿,互为因果,与“命根”结合,“保护俱生的色,”即与机体内维持生命存续的其他物质要素结合,保持各组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如果命根不复存在,机体便会尤如油尽的灯芯(相当于汉族中医所指的“真水”、“真阴”、“先天之精”受损),不能保持灯焰一样,生命活动即将停止。另外,水还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傣医认为当“塔菲”(火气)过盛时,所产生的热可以被水吸收,不致引起体温的明显升高,当机体内的火气(热能)不足时,水又可以起到产生热量加以补偿,不致使体内火气偏低的作用。当机体内长期缺水时,临床上可见口干烦渴,分泌排泄减少,其他物质成分也就跟随去其稳定性,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傣医认为“水以湿性,能溶万物”,人体的水气(体液)正常时,可见口唇、皮肤红活湿润,有光泽、弹性好,精神饱满,活力充沛。反之则见皮肤干燥无华,发热,精神萎靡,便秘少尿;过盛多见水肿,泻泄尿频,身体困倦,形寒肢冷,咳喘痰鸣,皮肤苍白发亮,破流黄水等与水相关的多种疾患。
(三)爹卓塔
“爹卓塔”(火),代表着体内的一种“阳气”,在傣医文献《巴腊麻他坦》一书中说:“人体内共有11把代名火”,包括火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的作用等,共4种。如吃进饮食后有火才能消化吸收,火气充足,人才能长得壮实。
1.温哈革(马利语〈下同〉umbagi),此火谓之消化之火,在水、风、土3种元素的作用下,起着温化腐熟摄取的一切水谷,化生气血,产生热量,使其吸收并濡养机体的作用。如果这种火气不足,可见纳呆、胃脘胀满疼痛、消化不良、乏力消瘦、虚弱等症。
2.马基革(pacigi),这把火主管体内热量的散发,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形体健壮,智力聪慧。反之可见发育迟缓、痴呆、瘦小、迟走路、迟说话等(似汉族中医先天禀赋不足)。
3.基纳革(jinagi),傣医认为这是一把在体内日夜不停地“燃烧”着的火,使人终身有热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如果此火不足则可见未老先衰,根坏力竭,皮皱发白,精神萎靡(相当汉族中医的“命门火衰”)等症。
4.基腊纳革(jilanagi),此为父母先天禀赋之火,能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和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使体内各种物质能够有效的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如果此火禀赋不足,轻者可见发育不良,形寒肢冷、易劳累,重者可见生理缺陷等症。
傣医通过长期医疗实践认识到,没有火(阳气、元气),万物就无法成熟,没有火亦不可能产生人类的生命体。因此,只有在火气的遍熟作用下才能繁衍产生生命体,所以人类和整个生命自然界都必需在这种元素的作用下方可正常生长发育。笔者认为傣医所指之火,总的包括了两方面,一为先天之火;二为后天通过脾胃之火,即通过先天之火的帮助,将机体所摄取的各种物质转化为热能。从而成为生命活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动力。
(四)佤约塔
“佤约塔”(风),相当于汉族中医“正气”的范畴。风性善动,易游动游走,无处不到,可以带来,也可以带走。从广义讲,主要指生命活动在外的表现;狭义上讲,主要指机体内起着输导作用的皆属风(气)所主,这包括了人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各种精微物质和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整个塔都由6股风组成:
1.啊托嘎玛佤搭,直译“下行风”。意译,此风主管脐以下的器官,有输送,排泄,孕育生殖,调节人体机能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2.巫坦嘎玛佤搭,直译“上行风”。意译:此风主管脐以上的器官,有受纳、吸收营养物质和传导反射的功能,如咳嗽、眨眼,呃逆等。
3.姑西亚佤搭,直译“腹内风”(指胃肠的气),主要功能为推动研磨食糜,输布营养物质,产生排空饥饿。
4.哥坦萨佤搭,直译“腹外风”。此风蕴藏于人体的32处,在体内“爹卓塔”(火)的作用下使各脏腑机能正常地运转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的基础。
5.昂嘎直嘎萨里睹佤搭,直译“肢体循环风”。意为主管机体各系统和生长、发育活动,能使人说话喜笑、哭闹、站立、坐卧、行走等机能活动。
6.俄沙沙,巴沙沙亚他搭,直译“出息入息风”。意为“呼吸之气”,傣医认为它是上行风的单独一部分,包括肺中呼出之气和口鼻吸入之气,它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和动力基础。
在四塔理论体系中,阐述风(气)的内容最为丰富,除如前述的功能外,在病理状态下,如果饮食起居失常,季节气候变化,该上行的风不上行、该下行的不下行、该动的不动,就会发生与风有关的各种疾患。在傣医史料中仅因风过盛或不足所致的各种风证(病)就达近余种,目前初步翻译整理的有近种,统称为“帕雅拢”。临床傣医又将复杂多变的风证分为“帕雅拢皇”、“帕雅拢嘎”、“萨巴拢”,即“热风证”、“冷风证”,“杂风证”三大类。临床辨证时又将每类风证的不同性质分为若干种,如偏食辛香、燥烈之品,气候炎热,风热毒邪上攻咽喉,下注胃肠,热毒内盛所致的乳蛾肿大,口角生疮,痢疾,疮疡疔毒,湿热癣疹以及高热后出现的神经、精神系统病证归属于热风证的范畴,仅这一类疾患就多种。秋冬之季易患“冷风证”,由于体内火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加之感受自然界之风、寒、湿、邪,常可导致筋骨拘挛、麻木痿软、瘫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病症,似汉族中医所指的“湿痹”、“中风”等疾患,这类冷风证约近10种。“杂风证”系由风、火、水、土四塔不足或偏盛和感受寒湿之邪所致。临床上傣医又把它分作四类:一为“拢旧”,即风湿。若风邪入脏、入腑,可见溃疡、腹泻、腹中冷痛等。二为“拢匹勒”,即妇女产后诸疾。三为“拢扭”,意指泌尿系结石及尿路感染等。四为“拢匹坝”,主要指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眩晕等症。除前述的各类风证(病)外,还有41种使之定位性发病的风证,傣医称:“拢细西赞波”,走窜无定,无处不到,有滞于哪脏使哪脏生病的特性。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风证说明了“百病皆属风”的道理。
傣医四塔学说(地、水、火、风)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四种基本物质元素,也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四种基本物质元素,亦称“四大要素”或“四大生机”。它包括了人体内的风、火、水、土和自然界的风、火、水、土。两者紧密的联系,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四塔”保持着相互间共栖平衡,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如若体内某一“塔都”(元素、要素)偏盛或不足都会影响与其他塔都的动态平衡关系,机体就会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各种疾病。自然界的“四塔”与人体内“四塔”的关系也必须保持相互的动态平衡。即万物生长、繁殖、延续和进化都必须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一年之间有春、夏、秋、冬,如果各个季节都风调雨顺,万物就能生长茂盛,五谷丰登,人畜健康成长。如果该有风没有风,该下雨不下雨,该热反而冷,该冷反而热,就必然使四塔共栖关系失调整,就会造成自然灾害,发生各种疾患。傣医在《帷苏提玛嘎》一书中应用缘起学的观点阐明了风、火、水、土四塔的关系。认为“风以地而住,以水润之,以火遍熟,是土、水、火三种的支持所缘;火以地而往,以水摄之,以风支持,由水、土、风三种遍熟所缘;水以土而往,以火保护,由风、土、火三种的结着所缘;土以水摄之,以火作保护,以风来支持,不致离散毁灭,依照俱生,互不离缘,从生到死。”可见,傣医四塔学就清楚地指出了“相互依止”人天相应的自然生理现象,即人类和整个生命自然界必须遵循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规律,才能抵御各种风寒湿邪的侵袭,保持体内各种物质元素、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使生命得以延续,这是傣医“四塔连心”的道理。
傣医四塔理论虽与汉族中医“阴阳五行”不尽相同,但究其含义却有相似之处,正如前述:人体内的四塔和自然界的四塔,正常情况下保持着相互间共栖动态平衡关系,才能相安无事,这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中“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之说是相似的。认为“四塔”之中一方面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面的不足,一方面的不足也可导致另一方的太过,从而产生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动”的病理变化(阴阳转化)。可见人体内的风、火、水、土和自然界的风、火、水、土既是生命要素,又是致病因子,世界万物既可以以它而生,也可以以它而灭,具体他说明了人体自身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界的整体观。前者似中医的“形体合一,形神合一”,即把人的机体看作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六腑、皮肉、筋骨、脉络等形体组织和眼、耳、鼻、舌、口前后阴等五官九窍联系在一起的机能活动整体。后者为“人天相应、天人合一”,即将人体的机能变化和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看作统一和整体,从而说明了自然风、火、水、土的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形象思维观念。
二、人体“四塔”与疾病的关系
人体内以及人体和自然界之风、火、水、土保持了相对的平衡关系,人体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会生病。反之,则各种疾病随着“四塔”的失调而频频发生。
佤约塔,即风。风气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相似于汉族中医学中之正气)如大便、小便的排出,食物在肠胃内的输导,以及正常的生理反射活动,如;打喷嚏等,都需要有正常的风气才能顺利进行。一旦风气失调,就会产生与风有关的各种病症。例如人体内风气不足,就会产生排便无力、大便难下、神乏倦怠、头昏耳鸣、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疾病;而如果风气偏盛,则又发生头目眩晕、头痛、神志错乱、抽搐拘挛、四肢末端震颤、行走困难、高热、神昏谵语以及各种疼痛病(傣语叫聋眩噻,或西里骂锚)。
爹卓塔,即火。正常之火气,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人吃进的食物有火才能消化极收。火气充足,人体才能长得强壮有力,人类才能正常的生殖产育后代,新的一代逐渐长大,年老的一代寿终而去,如此一代代反复不已(相似于汉族中医学中之阳气的作用)。一旦火气失调,并将导致各种疾病。如火气不足,会出现头昏心悸、腰冷肢厥、腹泻腹痛、消化不良、阳痿不孕、月经失调、产育的小儿体质瘦弱、禀赋不足等病症;但是火若盛,又将导致人体发热、皮肤发烧、口干烦渴、多汗,或神昏谵语、神志不清、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痈疽肿毒,或衄血、便血、尿血,下痢或大便燥结(傣语称为黄买)。在妇女可见经行先期、崩漏带下等病症。
阿波塔,即水。水在正常情况下,有保护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如正常排出的小便、排出的口痰和鼻涕,散热出的汗液,帮助消化之唾液,皮肤损伤后的保护性渗出液,以及血液的循环等等。如果体内水不足,就会出现贫血、肌肤干燥、瘙痒、口干咽燥、发热、大便秘结等病症;但若体内水偏盛,则又会出现水肿、腹泻、身体疼痛、头身重着、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消化不良、痰湿咳喘、带下等一类疾病(傣语称之为害蚌哉献)。
巴他维塔,即土。土在正常情况下,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活动。如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心、脾、肺、肾等脏腑的正常功能,小肠与大肠的吸收、排泄功能等等。如果体内土气不足,就会发生纳食少、心悸、肌肉消瘦、筋骨无力、大小便失调等症状。但若体内土气偏盛,又会出现人体全身或局部僵硬、冰冷(傣语称之为害恼献)。或温觉消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痛便秘等症状。
傣族传统医药理论根据上述四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可包括致病的内因和外因),把这四个不同病因取名定方,即“雅塔”。因风致病的用“佤约雅塔”,由六种药物组成;因火致病的用“爹卓雅塔”,由五种药物组成;因水致病的用“阿波雅塔”,由五种药物组成;因土致病的用“巴他维雅塔”,由三种药物组成。这些都是基础药方,可随症配伍其他药物,用四“雅塔”来调整体内风、火、水、土之平衡关系,而达到治疗目的。
以上可以看出,四塔之偏盛与不足,均可导致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为保障人体无病而健康的生长发育,关键在保持体内四塔的平衡,并尽可能适应于自然界(与自然界之风、火、水、土保持相对的平衡关系),不能违背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旦四塔失调,就应用药物的特性使其恢复平衡关系,以达治愈疾病的目的,即用“四塔”来调节人体的机能。
三、季节与疾病的关系
我国公历把一年之12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医药也根据这四个季节的划分来论述人体机能的变化、疾病的发生、防治的规律以及治疗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但傣医理论却与之不同。由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高,雨量足,湿度大。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就具有高温、高湿度的气候特点,而四季划分不明显。因此,傣族传统医药理论从千百年的实践生活中,根据傣族地区这种特殊的气候特点,把一年划分为三个季节(腊鲁挡三),即冷季(傣语为腊鲁脑)、热季(傣语为腊鲁黄)、雨季(傣语为腊鲁芬)。冷季为每年傣历的1月至4月,相当于公历的11月至次年的2月;热季为傣历的5月至8月,相当于公历的3月至6月;雨季为傣历的9月至12月,相当于公历7月至10月。在冷、热、雨三个季节里,均有各种不同的疾病发生,而在季节相交的前后一段时间里(傣语叫腊鲁朵岗),各有一些疾病发病率较高。比如在傣历的4月至5月间,即公历2月至3月份,是冷季与热季的交季的时期,腹泻、痢疾等病的发病率较高。在傣历8月至9月,即公历的6月至7月份,是热季与雨季的交季时期,疟疾的发病率较高。而在傣历12月至次年1月,相当于公历的10月至11月份,是雨季与冷季的交季时期,这一时期中伤风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发病率较高。
为此,根据季节的不同,疾病的差异,每个季节用药均有偏重,都有一些固定的药方(傣语称为雅塔),用来防治不同时期发生的各种疾病。如热季多用苦味药物(傣语叫雅烘),以清热、解毒、凉血等。雨季多用涩味药物(傣语称为雅发),用以收敛、除湿等。冷季则多用辣味药物(傣语称为雅撇),用以散寒、温中、止痛等等。这些朴素的医药理论,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其更深奥的理论还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挖掘、研究,逐步充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