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锋:创业板应少些投机多些创业
作者:徐锋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创业板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必须时时牢记“支持优质成长型企业发展”这个“宗”,尽量少些投机,多些创业。十年磨一剑。酝酿了10年的内地创业板,昨日起接受发行申请,创业板大幕正式开启。而选择在周日开始受理申请,显然体现了管理层有意“冷却”的意图:一方面,正如证监会此前所言,是为了防止申请企业过多导致“现场拥堵”;另一方面,似乎也是为了避开周一股市开盘时间,防止股市异常波动。人为“冷却”背后,反衬出市场“过热”的预判。从企业角度而言,能搭上头班车,就能饮上头啖汤,吸引力较大;从股市投资者角度而言,创业板这一实质性进展,将有望激励股市继续上行,利好颇多。据新浪的在线调查,超六成友认为创业板有投资价值并愿意投资个股。大致而言,这如实体现了创业板的市场价值。从国家层面言之,创业板的推出,将以金融促经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成长型中小企业配上“风火轮”。然而,越是过热越要冷处理。必须廓清:所谓“创业板”,理应更多回归“创业”本义,而绝不能放任某些企业在创业板中违规操作、疯狂敛财,某些不法“玩家”兴风作浪、趁浑水摸鱼。回顾历史,内地股市的昨天也给了我们深刻教训。早期的内地股市,上市成了给某些企业的*策优待,市场监管生涩乏力,股市沦为庄家空手套白狼的圈钱机器。为此吴敬琏曾怒斥其为“没有规矩的*场”。今天我们创立创业板,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必须眼观六路、避开漩涡,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让创业板重走坎坷路。放眼世界,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近50家创业板,整体而言,除美国纳斯达克、日本佳斯达克、韩国科斯达克等几家比较成熟外,其他多数尚处在摸索阶段,或在互联泡沫破灭后遭受重挫,或吸引力消退成为鸡肋,或不够规范险象环生。如香港创业板从1999年底成立以来,市值和指数逐年缩水,在其后的三种改革思路中,竟有两个方案主张取消创业板。内地创业板如何避免这种周折,需要未雨绸缪。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具有高科技、高成长性,但也具有高死亡率,退市风险较高。对于这一特殊的资本市场,必须有特殊的游戏规则。这一方面需要借鉴他山之石,以极其敏锐的预见性为未来的发展“排雷”;另一方面,则需在今后的“实战”中及时修补漏洞。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创业板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必须时时牢记“支持优质成长型企业发展”这个“宗”。如是,方能不被浮云遮望眼,避免陶醉于表面繁荣、实际上却舍本逐末。尽量少些投机,多些创业——在中国内地的创业板草创之际,提出这样的警醒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已出台的相关上市和监管规则,在“鼓励创业”和“防止过度投机”之间的平衡上作出了可贵的努力。比如,限定创业板股民须有两年以上的“股龄”;又如,企业进入门槛更低,但监管更严;又如,增加了对发审机构的问责机制;再如,严格退市机制,减少壳资源的滥用……同时,创业板本身的创建也是一次艰苦卓绝的“创业”,不能有一蹴而就的侥幸心理。这正如开车,速度飙得太快,既容易失控,又容易“飘”。内地创业板的发展,还须稳中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