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员精神病,为什么是年度港剧之光高能E
TUhjnbcbe - 2023/11/15 21:03:00

《刑侦日记》可谓尽得港式探案剧的精髓,大结局仍守住了豆瓣8.0的分数。

从专家、警察到罪犯,全员犯精神病,一边治病一边查案,有点《刑事侦缉档案5》+《仁心解码3》的意思。

“我有精神病”“我也有精神病”

但我觉得比探案剧情更精彩的,是里面关于“精神病”的探讨。

要知道,TVB专题“精神医学”这个题材已经二十多年了。

全员精神病,今天你分裂了吗?

《刑侦日记》据说原名叫《解离日记》,整个故事首先是围绕男主角的“人格解离症”展开的。

男主叶劲峰患有人格解离症,主人格马特只有十四岁,因为曾经目睹母亲在汤里下老鼠药,大受打击,沉睡了十七年。

为了承担痛苦,解决问题,主人格解离出了两个次人格。

人格A叫劲峰,习惯用右脑思考,说话耿直,粗枝大叶,喜欢练肌肉,是身手极好的警察。

人格B叫朱玑,习惯用左脑思考,逻辑能力极强,是犯罪心理学和笔迹研究的专家。

女主杨碧芯之所以会给亲生儿女下药,是因为在长期单亲妈妈的压力之下,患上了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经常会看到一个贵妇和一个小女孩出现在她眼前。

更可怕的是,她们会说出杨碧芯内心最黑暗的一个想法。

比如“他们死了,你就能轻松了”“他们留在这个世界很惨,你带他们一起走吧……”这些声音反复念叨,杨碧芯才会动了*死孩子并自杀的念头。

芯姐一家人疯得齐齐整整,女儿叶朗晴成为“血字杀手案”的唯一生还者,患上了“余光恐惧症”,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拆弹专家游雁星,在经历了几次大爆炸事件之后,患上了PTSD,一戴上拆弹头盔会觉得呼吸困难,耳边响起计时器倒数的声音……

还有两位高级警司,一位患有躁狂症,狠起来连一哥都敢打;

另一位有严重的违拗症,对其他人的要求、指令和建议,会表现出抵制或反抗。

你让他小声一点,他一定要大声反驳;你让他大声一点,他又会说你吵到别人。

“血字杀手”韦睿杰,有严重的恋母癖,同时又痛恨母亲对自己的虐待,扭曲中就成了变态杀手。

他必须通过杀掉和母亲相似的女生,才能发泄掉心头的恨意,每次杀人后内心会有愧疚,但不久之后又故态复萌。

精神病在这部剧里普及到什么程度?警司聂山在调查一位嫌疑人的时候,说了一句:“他除了有孤僻症和幻想症之外,一切都很正常。”

网友不禁缓缓在弹幕上打出一个“?”

是的,精神病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或重或轻的精神疾病击中。编剧努力地让我们看到他们的“正常”,也让我们看到他们的痛苦。

患有人格解离症的儿子,无法自如控制自己的身体,每个人格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情感,生活很容易就会陷入混乱。

精神分裂的母亲,为了不再伤害自己的孩子,独自远走他乡十七年,每一次想念孩子,她只能强迫自己在纸上写下:不要回去,离他们远远的,绝对不要回去……

思念亡妻的丈夫,自愿让自己深陷精神低谷之中,就为了自己在最痛苦的时候能看到妻子的“幻象”。

这样的痛苦,是远远超越肉体上的折磨的。

多重人格:有变态杀手,也有律师医生

《刑侦日记》的“人格解离症”,也就是“多重人格症”,我最早印象是在年的《双面伊人》里出现过,女主角袁洁莹饰演的就是一个多重人格患者。

白天她是乖巧懂事的林静,浑身散发着贤良淑德的好嫁风,与未婚夫和和美美。

曹永廉为什么不会老

到了晚上,换上黑色小短裙,她化身乖张神秘的女子林宁,抽烟喝酒泡吧蹦迪,与男主角大谈恋爱,弄得身边人(主要还是男主角)摸不着头脑。

《双面伊人》对于多重人格的描述还停留在谈情说爱的阶段,年《陀枪师姐》的鲍国平则开启了人格分裂患者的犯罪之路。

鲍国平是一个可悲的角色,小时候经常被大嫂打骂虐待,还亲眼看着大嫂红杏出墙。

有一天鲍国平又被大嫂暴打,幸好被计程车司机翁志豪挺身而出阻止,司机的儿子翁文成就成了鲍国平唯一的朋友。从此鲍国平常常说“计程车司机儆恶惩奸,是大英雄”。

后来翁文成去世,鲍国平彻底变成人格分裂患者,一时是软弱怕事的鲍国平,一时是要惩戒所有不忠女人的“的士判官”翁文成,两个人格经常通过镜子沟通。

镜子在“多重人格”故事里存在感很高

鲍国平和翁文成仿佛成了港式刑侦剧的“里程碑”,此后,TVB刑侦剧里的案子总与人格分裂扯上点关系。

比如《陀枪师姐4》时,凶手陈志聪体内有大B、奀仔、阿Sam、珠女等15种人格。

剧情也越来越复杂甚至重口。《刑警》里邓健泓饰演的丁远浩,因为渣了前女友Tracy,导致Tracy割下自己一只眼睛,并且自杀,受到良心责备的他分裂出一个Tracy的人格,杀光丁远浩身边的女人……

后来甚至连主角都要被安排上,《仁心解码2》中杨怡饰演的张颂恩,做警察时经常会遇到法律无法制裁的坏人,于是她想象出自己爸爸的人格“蒋大*”来替天行道。

在这些剧里,多重人格患者就是“天使与魔*”的化身,分裂出的人格几乎都是变态杀人犯,人格之间关系恶劣,只想互相干掉……

其实这种刻画是扁平和刻板的,加上压抑的基调和重口情节,多少有点哗众取宠的意味。

直到年,*智雯袁伟豪主演的《三个女人一个因》播出。

这是一部认认真真从精神和心理角度讨论“多重人格”的电视剧,而且充满了港式轻喜剧的诙谐。

豆瓣评分8.5,比《刑侦日记》评价更高,可当时只是一部仓底剧

女主方以因生于司法世家,成绩出众,还得过香港杰出青年奖,出色的她一直对外隐瞒自己有多重人格的问题。

方以因患上多重人格的根源,正是对她严苛到近乎无情的母亲,从小到大的高压教育仿佛一种精神虐待。

于是,她洐生出一个叫PinaColada的“玩咖”人格,好勇斗狠,狂野疯癫,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愤怒和反抗。

同时,方以因误会父亲的死与小时候的自己有关,怀着对父亲的愧疚,她又形成了“愁擘擘”人格,怕事悲观,常常愁眉苦脸。

《三个女人一个因》让我们看到多重人格患者的生活日常,探讨了成因,也看到了他们治愈的方式。

在医学上,多重人格患者的几重人格是互相的独立的,一个人格出现,其他人格自动退场。什么时候由哪种人格支配,遵循的是“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

最初,为了避免人格转换惹麻烦,方以因每晚只能戴着睡眠监测器睡觉,以免其他两个人格突然出现,破坏她的生活,却又因为过度紧张经常失眠;

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方以因尝试通过照镜子和写信的方式和其他人格进行沟通,再修补好和母亲的关系,慢慢达到了人格融合的效果。

和过去刑侦剧里的“变态分裂者”相比,《三个女人》和《刑侦日记》里的多重人格患者不再只是为了推动剧情跌宕存在的“工具人”,他们可能是律师也可能是警察、心理专家,故事也更贴近现实。

这样的设定既是尊重观众,更是尊重患者。

暴食症、抑郁症、PTSD、脑退化症……

TVB是精神病患者之家?

除了以多重人格为题材写出爆款剧,TVB还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员精神病,为什么是年度港剧之光高能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