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想让AI拥有个性和情感,自己却不断追求理性、摒弃情感。可也恰恰是这些喜怒哀乐,让我们如此鲜活地存在着……
曾有一位朋友跟我聊起她与“AI”男友(戏称)的事。
她是个情感丰富的女生,有时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但无论她谈到一个多开心或者多难过的事情,男友都无法切身体会。
“我没有这种感觉”,“我理解不了”,相反的,他总会客观地分析一堆原因。每次“冰与火的交锋”,都有些啼笑皆非。
是男友不爱她吗?
不,她已经是“离他最近”的人了。除了她,他甚至不会和任何人讨论感受和情绪的问题,因为根本说不出什么,或者说,“没必要”。
这样的极度理性,让她羡慕和好奇,也让她有些孤单。
你身边也有这样一位没有感情的酷盖吗?
01这种“冷漠”名为述情障碍
在我们身边,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无法描述自己的情绪,思考问题过于专注现实和逻辑,像个机器人。
他们似乎陷入了一种困境:无法用言语形容情绪,那就等同于,没情绪。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们的症状就被冠以“述情障碍”的名字(这并不是精神诊断)。
而且人们渐渐发现,问题不仅仅表现在“说不出情绪”上——他们中的一些人连感受自己的情绪都是困难的。
我们在产生情绪的同时往往伴随一些生理反应,比如:愤怒时气得涨红了脸,受到惊吓时面色惨白,害怕时还会微微颤抖。
可这些感觉对他们而言都是困惑的、毫无头绪的,甚至会认为这些身体上的感受是生病的表现。
觉察自己的情绪已经很困难了,理解他人的情绪更是“奢侈”。
当你声情并茂地向他们讲述一段经历,他们可以完整地接收到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述情障碍者的逻辑能力往往很不错),却完全过滤掉你传达过去的情绪。
可是,这才是我们最想让他们体会到的部分!
比如,当你对他说:
“我不小心在马路中间摔了一跤,当时,正好有一辆卡车迎面向我冲过来!就差一米!还好最后司机踩了刹车。”
你在表达:我遭遇了危险,感到后怕,希望得到安慰。
一般人听到这些,大多会感叹:“这太吓人了!”,“这太危险了,你没有受伤吧?”……
可有述情障碍的人给的回应,往往让人觉得不近人情。
“这辆卡车装载量应该不大,否则照这个速度,制动距离还会更长。”
完全没有注意到你的惊吓,还把焦点放在了制动距离上。
这有点像我们常说的“看不懂眼色”,但,他们是真的读不懂情绪,更加难以做到恰当的回应。
你知道吗?述情障碍离我们并不远,据统计,人群中每十个人就有一位,并且男性居多。
他们的症状表现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有些人只是缺少了某些情绪体验,比如不会生气,不会悲伤,而有些人却毫无情绪反应;
有些人的极致理性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有些人却是在成长过程中,丢失了感受情绪的能力。
他们也会笑,只不过,这可能是为了迎合成长中学到的“人之常情”,事实上,他们内心毫无波澜。
面对期待的眼神,或许他们始终无法“真诚”;而他们的真诚,有时也一样是伤人的。
02他们为什么成了没情绪的孤岛?
你不被理解的孤独感,源于他们的共情缺失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一位述情障碍者,你或许会觉得,和他交流起来仿佛隔着一堵墙——总有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我那位朋友就谈到过这样的感受。
有一回,她和好朋友发生了争吵,十分生气和受伤,就去找那位“AI”男友倾诉。
可他听了之后,很理性的将事情从头到尾捋了一遍,并且给她分析为什么她的朋友会这么做,她又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给出了N条实用建议。
最后,他还加了句,“我不能理解,这有什么好生气的。”
听完,我的朋友更加生气了……
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事情而在于情绪——她和好友的争吵让她伤心了,她希望获得安抚和理解,而不是指教。
其实,这不是他们在故意气你,而是他们真的做不到回应你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从未有过情绪的体验,他又该如何做出合适的回应呢?
即使你有再多的内心戏,到了他们那里,也不过是一部黑白影像的默片。
述情障碍可能源于“硬伤”或“创伤”
述情障碍者可能具有生理上的“特殊性”。
近年的研究表明,述情障碍具有可遗传性,这意味着它被“写”进了基因。
脑科学研究发现,他们大脑胼胝体的前扣带皮层区域功能异于常人,这可能是述情障碍的起因之一。
也有研究者认为,部分述情障碍者天生无法产生情绪的生理反应,但另一类人是可以产生反应的,可惜,他们的大脑不会以特定方式来解读这些信息。
除此以外,成长过程中的忽视和创伤,也可能是述情障碍的起因。
在儿童早期,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不断学习识别情绪、表达情绪以及与他人共情的能力。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孩子没能得到父母合适的情绪反馈,甚至情感表达也不被允许,这种能力就可能会渐渐消退。
而创伤似乎是情绪的头号大敌,许多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会表现出对情绪的麻木。
一位名为斯蒂芬的述情障碍者回忆起六岁时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他患有产后抑郁却未治疗的母亲在家中纵火,当时,他和弟弟妹妹们全都呆在家里,幸好出门上班的父亲发现没带午餐回了趟家……
童年余下的时光,他一直辗转在各个福利院,所能记得的感受就只剩下恐惧和愤怒,直到长大成人。
他这样说道:“当时,我身体里有一堆乱糟糟的情绪,我无法适当地解读,也无法恰当地回应。”
事实上,不少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都会伴随述情障碍的表现。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述情障碍可能源于两种防御机制
第一种,理智化。
在体验和谈论冲突性话题时,使用这种防御机制的人,会处于极端理性的状态,始终就事论事、冷静分析,不带任何情感的色彩,以此回避冲突可能引起的焦虑。
第二种,情感隔离。
顾名思义,这种防御机制就是隔离与特定情境或想法有关的情感,“假装”与自己无关,同时,也有效地隔离了痛苦的体验。
这两种防御机制并不是述情障碍专属的,你可能也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
比如,你要去北京工作,男友却要到德国发展。二人谈论到这件事情时,你始终在分析利弊:在北京发展有更好的平台,但是生活压力会很大,去国外发展有利于男友精进专业,但要学习第三语言……
其实,你只是用这样的就事论事来避免二人的“冲突”——让你最不安和焦虑的,是和男友天南地北,想见不能见——这便是“理智化”防御机制。
二人分居两地,你不和任何人说起,也完全不去想与之相关的事情,一头扎进工作,满脑子“我要搞事业”,看起来像个没事人,其实是为了隔离异地恋的痛苦情绪——这就是“情感隔离”。
防御机制虽然可以保护我们,但若使用过度,可能导致极度理性,从而失去感受情绪的能力。
习惯了将自己的情绪隔离开,自然也会隔离他人的情绪。
03有这样的伴侣,还能继续下去吗?
述情障碍者难以理解情感,但这不等于他们不关心他人。
大部分情况下,当身边的人处于消极的状态中,他们会有所感应,并因此而感到不安。
只是,他们不懂如何安慰对方,也不知道怎么缓解自己莫名的不适感。
他们并非完全没有温度。
只是,要想彻底摆脱述情障碍是十分困难的。就如上文所说,一些述情障碍是与生俱来的,或者因为成长中受到了很大的创伤。
心理及临床研究者为此想尽办法,有两种具有可行性的方式可供参考。
一种是通过专业的训练,提高他们对自己身体反应的感知能力,以此改善对情绪的感受力。
例如,有研究者发现,能够敏锐感受自己心率的人,也能更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
另一种从培养情绪调节技巧入手,比如观看影视作品,从故事和画面中重新学习识别情绪的能力。要是有人陪伴在身边,与他们交流故事情节,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虽然述情障碍很难改变,但也有很多人与述情障碍者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有人因为情感丰富而备受困扰,就有人认为只有理性和逻辑的一生没什么不好。
重要的是,如果你被他的理性所吸引,欣赏他不被感性左右的“天赋”,也愿意接纳他回应的木讷,这仍会是一段美好的感情。
回想起我那位朋友与我谈论“AI“男友的样子,声音轻快,笑声爽朗——虽然会有生气的时候,但她也愿意接受二人的不同,易被情绪左右的她还挺欣赏男友的超理性。
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家人或朋友,你们的交流让你频频受挫,希望你能明白——这不是你们任何一方的错,也不必因此而懊恼。
只是,对于他们情感上的回应,不能抱以太高的期待罢了。
04写在最后
那么,述情障碍者要如何知道自己爱上了一个人呢?
大概,是这样的……
“从前,我说我是幸福的,可其实我并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
“后来,我见到了她。心跳似乎变快了,呼吸有些急促,手心微微出汗。如果书上的描述是真的,那我黑色的瞳孔多半也放大了些,正深深倒映着她的笑脸。”
“然后,我知道了幸福是什么。”
“就是这种怪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