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童年伴随着孤独、混乱和创伤,却从来没人教导她该怎样面对;
16岁时最好的朋友于一次车祸中丧生,她去参加了葬礼;
18岁突然长大,年轻却不懂世事的她早早结婚,又匆匆离婚;
27岁那年的一个雨天,怀着9个月的身孕,丈夫提出离婚,她不得不去离婚法庭,之后接着去上班;
28岁,作为单身母亲,要抚养两个孩子,领着救济金艰难度日,一度认为再也看不到人生的光明;
30岁正式离婚,破产,住所被抵押没收,车子也被收回;
31岁被确诊为癌症,先后经历心脏、肝脏和肺部衰竭,还被误诊面临生命危险;
她曾数过一年中她有天都在生病……
这样的人生,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随时随地处在丧失的困境里。失去工作、失去个人价值、失去爱情、失去孩子的恐慌时时来袭,她是怎样走过重重悲伤之门,重塑了全新的自我,拥有了幸福的生活,并为众多身处黑暗的人提供帮助,带来希望之光呢?
辛迪.芬奇在《悲伤即成长》这本书中,一步一步为读者讲述了她的创伤疗愈过程,走出悲伤的重生方法,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封面的那句话:
“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1、认识悲伤
书中介绍了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的悲伤五大阶段理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没有人愿意感受悲伤,尽管它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往往当我们意识到它时,它早已超出我们的心灵能够承受的范围。
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悲伤的疼痛也是天长日久的积累才能显现。
作者幼年经历的孤独和惊恐,少年时期失去挚友的悲痛,青年时期仓皇幼稚的爱情,以及失败的婚姻,遭遇过的每一次丧失“生活事件”,都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心智处理”,一直慢慢沉淀,直到31岁失去健康,再也承受不住悲伤的剧烈撞击,这才正视自身的丧失经历,在困境中挣扎。
“悲伤常常以不容易被人发现的方式出现——在经历了重大丧失或失望之后,很多人都会竭力让自己感觉麻木。”失业、生病、失去亲友、失恋、离婚等各种失去,对我们而言,并不是短时期内的情绪失落。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习惯各种形态的失去,以至于忘记了怎样流泪,怎样表达悲伤,甚至只想着尽快度过黑暗阶段,却没有深入想过,怎样把一次次的打击和创伤,转化成成长的力量。
2、找到丧失的意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说过:“受苦是一扇门,所有的丧失也是一扇门,让你通往接下来的人生。”《悲伤即成长》的作者也说:“我发现生命中的每一次获得,都源自某种程度的丧失。”
作者亲历过一件丧失:儿子最好的朋友,18岁的科林离开她家5分钟,就在他家附近遭遇车祸意外身亡。这个孩子对于她的意义很不同,失去这个孩子,就像失去第三个儿子。剧烈的悲伤突袭,她难以置信,一度失去了对世界的安全感,个人的一些信念崩塌。为了走出悲伤,找到这次丧失的意义,她做了“失去与获得”的练习。
她在纸上列出失去科林之后,生命中失去了哪些东西;第二步,问自己失去了这些之后,还拥有什么,详细写下来;第三步,采取行动,对还拥有的东西做些什么,换句话说,用实际行动去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做到这一步,你将会发现生活中的保护性因素,发现“你比你自己以为的还要富有”。
如果每一次丧失,你都能做一次这样的练习,那么即使失去的东西真实又沉重,但我们一次又一次积攒对抗失去的力量,看到更多生活的希望。
3、抵达成长的彼岸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能改变对世界的看法。当面临重大的丧失时,我们需要学会调整个人固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一次重新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他人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一个好机会。
每一次重大的悲伤,都意味着一次观念的重组。人生不如意事八九,我们在体验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创伤之后,或许会失去对生活的天真,你将不再是从前那个你。
同样的,在一次次从挫折、失去中度过的你,对自己的认识、对人生的自信和掌控越来越好,你也在变得越来越好。从前那些不成熟的、片面的、困住你的想法,在一次次从悲伤情绪中走出时,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你的心智不断在锻炼中成长,最终成就更好的你。
当经历丧失时,你可以按作者所教的方法,学着写一封“致亲爱的”信。这封信不必寄出,不必写具体到谁收,这是一件工具,让自己那一段时间的情绪、感受和体验转化为文字,让你的悲伤正面表达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消化。“卸载你的想法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让你看清时什么藏在你的内心深处,由此,崭新的东西将开始涌现”,这个过程,跟心学家王阳明的“向内求”异曲同工。这其实是写给自己看的信,让自己的内心彻底放松,无拘无束地表达想法的方式。在写信的过程中,就是重新经历悲伤,却在悲伤中汲取养分,得到正念。
辛迪.芬奇的人生道路告诉我们:丧失不会毁灭你,只会让你重生。
如果你正经历着生活的困境,或遭遇着难以自拔的悲伤,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并按照书上所教的“列出悲伤清单”,规律的做清单上的事情,一点一点减轻悲伤,慢慢好转,最终抵达成长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