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精神疾病也呈现了增多的态势。忙碌、疲劳、焦虑、急躁、压力等种种情绪成为加速这一态势的催化剂。然而,在精神疾病越来越多地影响工作生活的同时,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却仍显不足,每天都有悲剧上演…
精神疾病认知度低
常见7大认识误区
1得了精神疾病就没治了?错
医院专家指出,不少人误以为,“得了精神疾病就没救了,治不好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虽然相对于其他常见的疾病来说,精神疾病的诊治更加困难,治疗周期似乎更长,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目前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有办法治疗,而且总体的治疗效果和结局也是相对不错,预后较以前大大进步。
2精神疾病就是心理问题,调整心态就好了?错
“医生,我最近状态不太好,您给我做做心理调适吧!”在临床上,专家遇到不少这样的患者,他们误以为,精神疾病只是心理问题,做做心理咨询、调整调整心态就能康复。
专家指出,精神疾病种类很多,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有些一般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调适能改善,但如果是精神疾病就必须要系统的治疗才能有良好的结局,这些疾病包括大家熟悉的抑郁症,还有精神分裂症等都需要系统的规范化治疗。
3得“精神疾病”是“受了刺激”?错
患者总把精神疾病归因为受到某个事件的刺激,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认识。引发精神疾病有四个因素,生活事件影响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和神经生化因素,这三个是生物学基础,造成了该病“早晚都会发生”,外界事件只是起到一个促发作用。
4想自杀才是得了精神疾病?错
以往的认识中,想自杀才是得了精神疾病,实际上一些小的症状就可能是患病先兆。功能性精神疾病,靠目前的检查设备很难检查出有明显病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也很低。例如有的人存在长期睡眠障碍,包括早醒、夜梦增多、入睡困难等,就靠服用安定药物解决,事实上睡眠障碍可能是功能性精神疾病的一种先兆。患者当成了普通失眠对待,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引起疾病进一步加重。
5精神疾病患者都是疯子傻子?错
我国国民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低,精神卫生知识普及较匮乏。不少人将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与疯子、傻子划等号,这是严重的错误意识!实际上,精神疾病的范畴很广阔,包括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失眠,更年期、产后情绪不佳、少年期的心理问题等都是我们治疗帮助的范围,还有如人际关系问题、环境适应问题、过度节食或贪食苦恼、网络成瘾等。
6精神疾病是神经错乱?错
很多人把精神疾病误认为神经病,事实上,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精神疾病指精神活动有严重紊乱,精神状态有显著障碍,导致病人在认知、情感及意志等方面出现障碍,如精神分裂症,表现为多疑、行为怪异等。而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病变,如脑外伤、脑梗塞等,多表现为疼痛、麻木,或无力、瘫痪、意识不清等。
7有不良情绪就是有精神疾病?错
“很难过,很焦虑,很烦躁,我是不是有抑郁症?”很多人认为出现了抑郁情绪,就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其实不然,生活里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是人之常情。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的境遇或生老病死等情况,自然会产生情绪变化,尤其是抑郁情绪。
精神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病因不明,综合因素作用
精神疾病种类很多,通常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障碍两大类。前者是指由脑肿瘤、脑炎、脑血管病、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后者更多的是指无明显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情况下出现的精神障碍。后者按照症状轻重来看,相对较轻的有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等,较重的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当中,影响较大的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前者是患病率较高,人群中患病率大约5%左右,影响人的社交和工作,严重的后果是自杀,危害较大。后者患病率约在1%左右,但是危害更大,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治疗的结局也相对不太。除此之外,更值得
哪些人群更易患病
在发病人群方面,医院专家表示,由于是综合因素作用,精神疾病的人群没有特别的差异。但从临床上看,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敏感、固执、人际关系差的人,相对可能发病几率高一些。
*府公务人员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娱乐圈的人抑郁症发病率高?
学历收入高的更易精神障碍?针对以上种种说法,专家解释道,精神疾病表现在不同人群中,实际上还是和压力有关。这些人由于处于特殊的环境中,容易面临更多的压力。单纯的压力一般不会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一般是要遇到不止一个压力,而且持续存在,互相矛盾、纠结,人无从选择和平衡,这才容易出现疾病。
精神疾病的预防
虽然很多精神疾病病因不明,内在的决定因素难以控制,但外部原因是可控的。
①我们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社会环境,减少压力和不良情绪的产生。
②当遇到不良情绪时,应该学着自己调控心理,转变态度,适当发泄自身情绪。
③必要的时候,可以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亲朋好友、同事都可以。还可以向专业人士,如精神科医生求助。
制约精神疾病治疗的因素
病耻感和对副反应的过度担心
“有病不敢看,有病不承认有病”,这种讳疾忌医的患者在精神科医生的工作中是十分常见的。专家透露,病耻感是当前制约精神疾病治疗的一大“拦路虎”。此外,对治疗副反应的过度担心,也严重影响了精神疾病的诊治。有的患者会认为服药会成瘾,实际上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不但不会形成依赖,还可以对神经细胞起到修复保护作用。还有的患者认为治愈了就可以不用服药了,实际上,对待精神疾病应该像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那样坚持服药,按时检查,例如首发抑郁症治好后,要再服药8个月,首发精神分裂症治好后,要再服药2-5年,以此防止复发。
依从性差,自行盲目减药
有的患者认为,精神疾病治疗周期太漫长了。所谓漫长,是指整个全周期。因为精神疾病有其特殊性,各类精神疾病都有反复波动的趋势,每次波动都会造成新的危害,给治疗造成负担和麻烦,应对这些现象的最好方法是规范化治疗,能够减少避免波动、复发,规范化治疗的时间有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急性一般是一个月左右,后两个期,不同疾病时间不同。很多患者认为长期就诊很麻烦,或者感觉自己已经恢复了,就半途而废。甚至停药后还得意,没有立即发病。盲目停药很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前功尽弃。”
温馨寄语
p>治疗精神疾病,必须实行规范化诊疗,医生、患者、患者家属三方形成合力抗击疾病,家属要起到监督治疗和心理支持的作用。健康要从心理健康做起,不要因小失大,忽视了“看不见的健康”而影响整个人生。
无须独自承受,让我为你分忧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