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其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通常分为阳性、阴性、认知、情感和运动等多个症状。目前,精神分裂症还不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然而针对超高危期(UHR)人群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努力减少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早期评估和干预艰难但却十分重要。本文综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预防与干预的研究进展。
典型症状
1.幻觉。听到或看到虚幻的事物。.妄想。坚信的错误信念。3.偏执狂。被害妄想等。
其实,精神分裂症早期是有预兆的,他们往往会对外部世界正在进行的事件缺少注意,缺乏兴趣。沉湎于自己的想法中,逐渐减少与环境的接触,退出社交圈。
思维障碍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可能难以组织他们的思想或逻辑联系,他们的头脑可能从一个无关的想法跳到另一个。有时他们会思维中断,表现为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也有可能出现思维被夺,表现为他们当时的想法突然被某种外力从脑中抽走。
行为障碍
这种障碍可能表现在很多方面,他们可能表现得很慵懒,无法保持整洁,甚至可能几年不洗澡等,也有会经常做重复动作的行为,比如踱步等。这种行为障碍伤人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患者人群
所有人都是可能患病的,它在16-30岁之间出现症状,男性通常会比女性早发病。一般,精神分裂症很少会在儿童时期或45岁以后出现。有着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家族史会提高患病可能。
病因
目前科学家们还不知道明确的原因,但是基因、经历和环境都是会影响其发病的。目前研究理论认为是大脑中某些特定区域起作用或是多巴胺和谷氨酸盐等物质原因,当然也可能是神经细胞缺失导致的结构上的差异引起。
避免酒精
避免酒精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比其他人更容易滥用酒精或*品等,像大麻和可卡因这些*品都会使他们的症状越来越重,而且一些药物的滥用还会干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早期预防
初级预防针对所有健康个体,以减少新发病例为目的;
二级预防和早期干预应用于识别和治疗患者疾病的早期迹象,即发病前的和有前驱症状阶段,目的是阻碍疾病的进展;
三级预防是指采取措施防止受疾病影响的个体丧失能力,减少复发、疾病所致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和相关自杀率。精神分裂症早期预防和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
1.1普遍性预防
尽管尚未明确哪些风险因素应该纳入精神分裂症的普遍性预防范畴,但报道显示,某些危险因素可增加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可能性,并得到普遍公认。
这些风险因素包括:生物学指标、易感基因或神经心理异常。
挪威和丹麦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通过学校、全科医生、大众传媒向大众普及识别精神病症状和体征的知识,能缩短未经治疗精神病持续时间(DUP)(即从发病到治疗所需的时间)。其他普遍性预防的实例包括指导育龄期妇女做好产前护理,减少产前和产后的危险因素等;以及改进公众卫生措施,减少违禁药物的使用等。最近,饮食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例如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D在预防精神分裂症进展中的作用引起